第1219部分(2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了很大的分歧。其實,此時中國方面已經在開始考慮戰略防禦方面的事情了!從戰場表面的情況看起來,中國透過3年半的進攻,已經在戰場上確立了自己的勝利位置,似乎可以這麼一路打到美國本土去,但是實際上,中國方面已經在戰爭上透支了太多,是時候要停下來休整了!

從當時國內的經濟情況來看,持續了3年半的戰爭,已經讓中國的經濟出現了一些問題。雖然,在戰爭爆發之後,中國已經快速的進入了戰時經濟體系,以計劃經濟的配給制代替了和平時期的市場經濟。而在很大的程度上,配給制限制了國內消費,同時將更多的力量用到了戰爭上。但是,同樣的,配給制也帶來了很多不可調和的矛盾,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戰爭需要與人民生活需要之間的矛盾!

在戰爭進行了3年的時候,中國做了一次全國範圍的經濟普查,結果讓國家領導人很是吃驚!雖然這份經濟普查結果沒有公佈出來,但是僅僅從保密這一點上就能夠看出,當時國內的情況有多麼的嚴重!整個3年戰爭時期內,中國國內的消費水準上升了12倍!而在配給制下,大部分人都只能夠勉強的保證溫飽生活,奢侈品已經被列入了禁品的行列!而這照樣無法解決國內的問題,比如,黑市在很大的程度上就破壞了國家的平衡與穩定,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在黑市上購買日常生活用品!而在這3年期間,大部分國民的生活水平都下降了好幾個層次,如果不是中國軍隊在前線的優秀表現,讓國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鼓舞了國家計程車氣,那麼中國的經濟肯定早就垮了,而且中國也早就陷入了內亂之中!

而戰後公佈的一份資料也很能夠表明這個問題。當時,中國的國家力量是全世界最強大的,但是卻將75%的國家生產力投入了戰爭之中,而僅僅只有20%的生產力來維持著國民的正常生活需要!而相比之下,別的參戰國家在戰爭上投入的經濟比例要高得多。比如當時,美國只動用了65%的國家力量來進行戰爭,而阿根廷,坦尚尼亞,智利這些二級參戰國的軍事投入僅僅只達到了50%的水平!

中國這麼高的軍費開支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國內的團結力量是最強大的,而中國人對戰爭的承受能力也是最頑強的。大部分家庭都只能夠保證溫飽生活,但是這些國家的基礎力量卻照樣積極的投入到了戰爭生產中來。其中,絕大部分軍工企業的工人一天要工作14個小時以上,而他們能夠得到的報酬僅僅是2斤麵粉,幾兩豬肉,以及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而中國絕大部分的婦女也都投入到了生產中來。在戰前,中國大部分的婦女是不參加社會生產的,都是全職家庭主婦,但是在戰爭期間,中國先後動員了1億5000萬20歲到45歲的婦女參加生產。而當時,中國國內工人總數為2億5000萬,可以說,婦女是中國生產勞動力中的主力軍!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有著廣泛的海外資源產地,這極大的堅強了國內資源生產的強度,讓中國的生產力量能夠更多的集中在高階產品的生產上。而這其中,中國從阿根廷與坦尚尼亞進口的肉類與糧食產品在戰爭期間佔到了中國該類產品總消耗的40%左右,而從東南亞地區國家進口的日常生活用品佔到了國內總消耗的45%。可以說,正是有了這麼巨大的海外資源流入中國,才讓中國能夠集中起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戰爭中來!

當然,這也帶來了兩個非常鮮明的社會與經濟問題。正因為大量的婦女投入到了生產中來,所以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老人與孩子得不到照顧,都必須要依靠政府的幫助才能夠正常的生活,這就不得不安排一部分人來專門負責照顧這些非勞動力人群。而很顯然的是,這讓社會的集中化更為明顯,在很大的程度上破壞了原有的社會結構,而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也確實不少!

其次,因為中國向國外大量進口物資與原料,所以在戰爭的前3年,中國欠下的戰爭債務就超過了戰前30年的總合,而且這還是一個無底洞,誰也不知道中國什麼時候能夠還清這筆欠款。還好,當時同盟國集團內部還算是比較團結的,而且中國在進口的同時,也承擔起了相應的義務,減輕了這些國家在戰爭中的負擔。比如,中國向阿根廷進口畜牧產品,同時也向阿根廷輸出了大量的物資裝備,讓阿根廷能夠武裝起更多的軍隊來投入戰鬥。而在坦尚尼亞,中國出動了地面部隊協助坦尚尼亞作戰,減輕了坦尚尼亞政府軍的壓力。而所有同盟國組織成員國的目的只有一個,即獲得戰爭的勝利,所以,這些欠債在戰爭期間還不算是什麼大的問題,只不過,到了戰後,恐怕這就是中國需要揹負的最沉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