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問題相對是很容易解決的!
誠田並不是一位愚蠢的艦隊指揮官,不然也不會拼了命讓空軍拖住第3艦隊南下的速度了。而且,日本戰列艦的速度可以達到60節左右。這遠遠超過了第3艦隊平均45節的速度!在戰鬥的最後階段,日本戰列艦隊終於追上了第3艦隊,頂住了中國攻擊機的打擊,開始了全面的報復打擊行動!
海戰是空前激烈的,席林在發現繼續規避已經沒有多大的希望之後,立即指揮3艘戰列艦轉向與日本戰列艦展開了炮戰,同時將空中打擊的重點放到了日本戰列艦上,只讓第4艦隊的攻擊機纏住日本航母。
在攻擊機的配合下,第3艦隊的戰列艦並沒有吃多大的虧。但是,在激烈的炮戰經過了2個小時之後,從衝大東島方向趕來的日本另外一支戰列艦艦隊加入了戰鬥。第3艦隊處於兩面捱打的境地,局勢就變得非常惡劣了!而且,日本這支戰列艦隊直接朝第3艦隊的航母編隊殺了過來,第3艦隊頓時處於被動的境地,情況萬分危機!
等到皮定均指揮的第4艦隊趕到戰場,將手裡唯一的一艘戰列艦投入戰鬥的時候,第3艦隊已經在日本戰列艦的炮火下損失了1艘航母,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了。而且,剩下的戰艦也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創傷,正在後撤,脫離戰鬥。
當然,此時日本艦隊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聯合艦隊的4艘航母被擊沉了2艘,另外的兩艘也喪失了戰鬥力。而六艘參戰的戰列艦被擊沉了三艘,只有兩艘還在堅持作戰。而第4艦隊受到的損失並不嚴重,對皮定均來講,最大的問題不是攻擊兵力,而是第4艦隊的彈藥嚴重不足!
在發出了最後一支攻擊波之後,第4艦隊的開始轉向南下,與已經脫離日本艦隊的第4艦隊會合。而日本聯合艦隊的最後兩艘航母因為護航戰艦受到了嚴重損失,也在中國攻擊機瘋狂的打擊下沉沒了。在沒有繼續作戰能力的情況下,日本聯合艦隊也撤出了戰鬥!
這場海戰,中國損失了2艘航母(其中一艘是第3艦隊在撤退時,遭到日本潛艇偷襲而沉沒的),2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以及4艘驅逐艦,321架作戰飛機,123名飛行員陣亡,大部分跳傘飛行員都被潛艇營救了回來。而日本艦隊損失了4艘航母,4艘戰列艦(其中一艘是被中國潛艇偷襲擊沉的),8艘巡洋艦,478架作戰飛機,其中97架為空軍的攻擊機,陣亡飛行員359名,大部分是在自殺式攻擊中損失的。
可以看出來,雙方的損失都很慘重,而且中國才組建的第3艦隊幾乎損失怠盡,剩餘的戰艦幾乎都需要到船廠維修半年到一年!唯一好一點的是,第4艦隊的損失並不是很大,在回到港口做必要的補給,休整以及維護之後,就能夠再度出海作戰了!
可以說,這場海戰徹底的改變了西太平洋上的局勢,日本海軍主力戰艦幾乎全部完蛋。雖然中國海軍的損失也不小,導致在後面發動登陸菲律賓群島戰役的時候,海軍無法派遣多少主力戰艦參戰,但是中國龐大的造船工業已經發動了起來,隨著更多新戰艦的服役,西太平洋上的優勢已經轉移到了中國這邊來。而隨著海軍優勢的恢復,中國也發動了全面的戰略反攻行動。
戰爭在這次海戰之後,進入了第3階段,中國在取得了海洋上的戰略優勢之後,戰略反攻自然到來,日本的滅亡也進入了倒計時階段!
第四十一篇 戰略反攻 第一章 飛崖天兵
第四十一篇 戰略反攻 第一章 飛崖天兵
2046年7月,在經過了充分的論證準備之後,中央軍委與總參謀部終於做出了決定,展開戰略反攻,向日本侵略者發動最後一階段的作戰行動了!
在戰爭爆發之後,中央軍委與總參謀部就制訂了戰爭三步走的計劃。第一步,自然是在遭到日本打擊之後,利用現有的力量,進行戰略防禦,挾制日本的進一步進攻,保衛國家重點地區,特別是本土重點工業地區!第二步就是透過一系列戰役,主要是海上戰役,以及在周遍地區的一系列陸上作戰,消耗日本的戰爭力量,將戰爭天平拉到中國這邊來。而第三步計劃,就是在取得戰略優勢,獲得了戰爭主動權之後,反動戰略反攻,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其實,這種三步走的戰略,幾乎在任何一場大規模戰爭必然的步驟。比如二戰中,盟國一方就是按照這一戰略,逐步戰勝了軸心國,最終獲得了戰爭的勝利。相對來講,中國只花了16個月的時間,就扳回了戰爭局勢,開始部署戰略反攻行動,這是很快的。當然,在這一年多,中國的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