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部分(2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了。而到此,日本已經在這兩個群島上部署了2萬多部隊,明顯擺出了死守的架勢了。但是也該這2萬多日本兵倒黴,直到戰爭結束,中國都沒有攻佔這些島嶼,道理很明顯,中國空軍摧毀了島上所有的空軍基地以及遠端兵器,而且這些島嶼都已經在中國的包圍之中了。那麼,島上的日本兵不但無法逃走,也無法對中國的軍事行動構成任何威脅。當戰爭結束時,島上的21489名日本兵只剩下了不到2000人,絕大部分是餓死的,還有部分是被疾病奪走了生命。戰爭就是這麼殘酷,只有勝敗,沒有人會關心一小搓人的生死!

放棄了在巴林塘與巴布延群島的登陸行動之後,陸戰1師在2師的配合下,迅速的拿下了巴坦群島,迅疾,兩支部隊被抽調了出來,在得到適當的補充之後,立即跟隨登陸艦隊,前往林加延灣外圍,準備投入下一場登陸行動。而巴坦群島的防禦工作交給了陸軍與空軍部隊負責,加緊修建島上的空軍基地,以為打擊呂宋島做出貢獻,為下一步的登陸行動做好準備!

到8月初,第4艦隊已經在高雄港完成了休整工作,在得到了一艘新航母以及一艘新戰列艦之後,第4艦隊出海與第1艦隊會合,組成了第4特混艦隊,並且透過巴士海峽進入了南中國海,開始為下一步的登陸行動做準備了!

為了能夠在下一階段的登陸作戰中打得更順暢,中國軍隊準備了近1個月。其中,重點加強了南海上的幾個大型島嶼上的空軍基地。這些空軍基地的首要任務是為空降部隊服務,因為空降部隊無法跟隨登陸艦隊行動。另外,還集中了4個陸戰隊師,200餘艘大大小小的登陸戰艦。而擔任直接支援任務的第4特混艦隊擁有4艘大型航母,4艘戰列艦,到了戰鬥的後期,還有8艘由貨輪改裝的護航航母(主要攜帶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作戰,載機能力並不強,一般執行護航任務,主要作戰物件為潛艇,攜帶的也多是反潛巡邏機。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仍然能夠跟隨主力艦隊作戰,為主力艦隊提供服務),12艘火力支援艦(仿造臺灣戰爭期間建造的火力支援艦,只是,這種由10萬噸級貨輪改裝的戰艦裝備了12門戰列艦的主炮,攜帶的炮彈也是戰列艦的數倍。出了在防禦能力,速度上不如戰列艦之外,其打擊能力遠遠超過戰列艦。當然,這種戰艦也只能夠在自己奪取了絕對的制空權,並且有安全保證的情況下,才能夠為登陸作戰提供幫助,可以說是一種用途相當單一,單位效果卻非常顯著的戰艦)投入戰鬥。而正是隨著後期大量戰艦的加入,登陸部隊才掌握了絕對的優勢,呂宋島戰役完全改觀!

在林加延灣開始的登陸行動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糟糕!擔任搶灘任務的陸戰3師從一開始進展就不順利,如果不是有強大的火力支援,恐怕早在日本優勢兵力的打擊下被趕回大海了。當然,日本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來,光是收拾陣地上日本軍人的屍體就花了不下3萬隻裹屍袋!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中國在登陸呂宋島的時候,其實新的登陸戰術,以及在這種新的登陸戰術指導下的各軍種配合作戰的方式還在磨合之中,這絕對無法避免產生問題,甚至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相似的情況,在戰爭史上並不少見,比如二戰中的大規模機械化空地協同作戰,就是在戰爭初期,雙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才慢慢摸索出來的。而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新式登陸作戰方法,照樣是在經歷了瓜島血戰,硫黃島血戰等數次殘酷的登陸作戰之後才總結出來的。而現在,新的軍事革命無法避免,自然會產生眾多的新戰術,戰略思想。而隨著變革的步伐,付出一點“學費”,也再所難免!

前前後後,海軍陸戰隊投入了3個師,一共75000人的兵力(海軍陸戰隊並沒有按照陸軍改編,仍然採用軍、師、團等編制,而且編制規模大很多,一個師的滿員兵力在24000到26000人之間),最後還動用了5個陸軍兵力投送單位,總共達到了近9萬部隊,才攻佔了林加延灣周邊地區,並且開始集結兵力,準備對林加延市發動進攻。而至此,前前後後已經花了足足11天時間!

為了減輕登陸部隊的壓力,在登陸作戰的同時,空降15軍至少投入了4個兵力投送單位(按照當時空降軍的編制,1個兵力投送單位大概相當於原先的2個加強營的兵力,而實際上,也基本上是以2個加強營組為一個兵力投送單位的)在林加延灣登陸場後方進行了重點突擊,主要是使用機降戰術,奪取日本防禦陣地後方的重要地點,迫使日本防禦部隊放棄前沿陣地!

從整個計劃上來看,並沒有什麼大的錯誤,但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