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現在的談判並不會有多少效果,因為印度國內局勢已經變得非常糟糕,總統已經下令解散議會,進行全國大選,而現在的政府也隨之解散,只是,將留守到新政府成立。(按照印度的政治制度,政府是由議會的多數黨組建的,如果沒有一個黨派在議會中佔多數席位的話,可以由多黨派聯合組閣。而總統有權力根據憲法的程式解散議會,而最高法院有權力罷免總統,議會則負責選出最高法院大法官,以此形成三權分離以及相互牽制。)而在這一情況之下,即使談判已經恢復,印度人恐怕也沒有心情來照顧這邊吧!
林娜率領的中國談判團是在決定談判恢復的當天,就到了柏林。當天晚上,德國總理梅塞德設宴款待了中國代表團,並且在宴會期間與林娜單獨商談了一會。很顯然,德國總理是希望中國能夠稍微做點讓步,好讓談判順利進行下去。即使不考慮林娜本身的問題,就算要做出讓步,也應該是國內政府的事吧,而作為談判代表,林娜能夠起到多少決定作用呢?
第二天,巴基斯坦與印度的談判代表團也相繼到來。經過一天的休息,以及對會場的評估與熟悉之後,談判按照預定時間開始了。
當林娜走進房間的時候,就感覺到了那種敵對的氣氛,特別是印巴兩國代表之間的那種敵對情緒,幾乎瀰漫了整個會場。相對來講,林娜受到的敵視還不多,至少,印度人沒有像對巴基斯坦那樣的敵視中國。而從內心來講,林娜也不怎麼仇視印度,因為這場戰爭離中國人的平常生活還太遠了,根本就沒有影響到大家的生活,這又怎麼談得上仇恨呢?
雖然氣氛“激烈”,但是談判還是按照正常的程式開始了。主持談判工作的德國總理特使施密特首先做了發言,隨即,由中巴印三方談判團團長做了簡短的發言,談判的開始程式也就算是結束了。
演講稿早就已經記在心裡了,林娜用一口標準的英語說完之後,還接著用德語重複了一遍,讓施密特很是驚訝與佩服。而當林娜坐下來的時候,這位德國外交家投來了佩服的目光。
“既然大家能夠坐到一起來,那麼希望這次談判能夠解決我們雙方的衝突與矛盾!”巴基斯坦談判團團長薩耶德做了不切實際的祝願之後,立即轉入正題,“按照談判的程式,我們還是先討論關於印度投降的事情吧!”
這就說到了關於印度投降的形式,以及印度投降之後,雙方實際控制地區的處理上。現在,戰線已經到了印度境內,中國與巴基斯坦軍隊都佔領了不少的印度領土,僅僅需要解決這些佔領區的去留問題,恐怕就要三國的談判專家狠費一番精力了。
按照最後的停火線,中國出了收回被印度佔領的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之外,現在已經控制了至少25萬平方公里的印度國土,而這都在印度東部地區!巴基斯坦出了完全控制了克什米爾之外,也已經在印度西部,以及西北部地區佔領了至少75萬平方公里的印度國土(包括志願軍控制地區)。而此時,中國與巴基斯坦部署在戰場上的軍隊分別達到了55萬(包括志願軍)與280萬。按照中國與巴基斯坦的意思,談判必須在不改變停火線的情況下,及不撤軍的情況下進行。而軍隊是否撤出印度,這還要看談判的結果。換句話說,中國與巴基斯坦將撤軍放到了最後一個位置上。但是印度卻要求先撤軍,後談判,將撤軍放到了第一的位置上。很顯然,印度這次是得寸進尺了,似乎以為中國與巴基斯坦都急於談判,而且現在印度國內的政局動盪也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不那麼負責。所以,僅僅在確定撤軍的問題上,雙方的矛盾就爆發了。
緊張的談判,或者說是爭吵進行了4個小時,連耐心一直很好的施密特都快要堅持不下去了。而當午休時間到了之後,林娜第一個帶領中國談判團離開了談判會所,很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談判已經沒有必要進行下去了。而正式開始的談判,只進行了一個上午,就陷入了僵局之中!
中國,中南海。
在中巴印三國的談判團在柏林陷入僵局的時候,中國與巴基斯坦的一個小規模的談判團也在北京進行著雙邊談判,而這次談判的氣氛就要好多了。
雙方需要解決的是志願軍,以及志願軍現在的佔領區何去何從的問題。很明顯,現在在巴基斯坦佔領區(包括志願軍的佔領區)中,志願軍所控制的地區佔到了65%。而且,在巴基斯坦的重建工作中,志願軍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在這場戰爭中,巴基斯坦欠下的債務,以及對志願軍應該承擔的義務等等問題都需要雙方協商解決。所以,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特意派遣自己的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