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2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已經與印度的反對黨領袖尼赫拉接上頭了,並且商討了關於印度未來的事情。另外,我們的外長也在伊斯蘭堡見到了傑西庫拉博士。”

似乎早就預料到這些事一樣,王一林並沒有露出驚訝的樣子來,看到希拉剋的話已經說完之後,王一林才很鄭重的說到:“對於印度的未來,我們也抱有與貴國一樣的態度。印度是一個大國,是一個擁有11億人口的國家,而且是我們的鄰國。很明顯,如果印度發生內戰的話,對我們沒有一點好處。所以,我們也希望印度能夠恢復和平,能夠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而只有一個穩定的,理智的印度才能夠為世界做出貢獻。所以,我們支援歐洲一切可以幫助印度獲得穩定的計劃,當然,這不能危害到中國的安全與利益!”

王一林的話已經說得很到位了。顯然,只要保證中國的利益,現在中國是不會反對歐洲介入印度事務的。而且原因也很明顯,戰爭之後,中國需要整理內部的麻煩,已經無心,也無力去幹預印度的未來了。而印度在戰後,必然要進行重建,那麼就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或者國家集團來幫助印度。而在這個世界上,具有這樣能力,且願意幫助印度的,大概就只有歐洲了。相比之下,中國並不願意看到美國藉此機會再次進入印度,所以,由歐洲來控制未來的印度,似乎是最好的選擇。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必須要保護中國的利益!

希拉剋也馬上領悟到了王一林傳達過來的資訊。很明顯,他是不會拒絕中國這樣的要求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尋求保護自己的利益。當然,法國也知道,保持與中國的良好關係是歐洲現在的首要任務。而為了印度而破壞與中國的關係的話,法國將得不嘗失。所以,在處理印度的問題上,法國自然應該考慮到這點!

很快,兩國元首就為談判,以及印度未來的事情達成了一致。而法國總統的中國之行也受到了讓他滿意的結果,中國國家元首已經表示,在中國的佔領區內,未來的重建工作將首先考慮歐洲公司,並且將讓歐洲公司佔到1/3的重建份額!

兩天之後,三國的談判代表回到了巴黎。這次,這些談判代表都忍住了自己的脾氣,再也沒有發生惡性“打人”的事件了。很快,三國的談判代表也決定,正式談判將在一週之後,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而當這場歷經風雨的談判終於確定了下來之後,全世界都鬆了口氣,至少,戰爭的腳步又走遠了一步!

第四章 印度內戰

第四章 印度內戰

無條件投降,是在二戰後期的雅爾塔會議上確立的,當時的三大國,即美,英,蘇三國為了對付二戰兩大策源地國做出的決定,無條件投降即全面的,沒有任何要求的投降。但是,這次印度宣佈的“無條件”投降卻徹底的改變了這個定義。

按照印度透過法國發出的求和宣告,雖然印度表示無條件投降,但是這只是無特殊條件,以及僅僅是戰場上的投降。所以,當中國與巴基斯坦知道了印度的真實含義之後,必然要對這一定義進行明確的解釋與從新定義。而為了這事,差點又使戰爭重新開啟。

當然,中國與巴基斯坦都明白,要印度徹底的“無條件”投降,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即使印度無條件投降了,那麼中國與巴基斯坦也沒有能力佔領與控制印度,而且這付出的代價遠比佔領後獲得的利益要大。所以,兩國最後也放棄了印度徹底無條件投降的要求,以尋求實際利益為主要目的,同意與印度在印度提出的條件下進行談判,而這才讓談判得以重新開始。

即使中國與巴基斯坦都降低了談判的要求,但是沒有人對這場談判抱太多的希望,因為現在的形勢太為複雜,談判也僅僅是開始,離結束,似乎還無限遙遠!

德國,柏林。

這是一座蘊涵著德國人曲折歷史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代表著德意志民族堅強不屈的城市,而現在,這更是一座發達的國際化大都市,與法國巴黎,義大利羅馬,英國倫敦同為歐洲4大國際都會。而現在,吸引著全世界目光的不是這裡的歌德式建築,也不是這裡的德國文化,而是正在這裡舉行的中巴印三方和平談判。

將談判地點轉移到柏林,多半還是政治上的需要。原先,是準備在巴黎將這場談判進行完的,但是在發生了“恐怖”襲擊之後,德國與法國私下進行了商議,最後決定將談判的地點轉移到柏林去。表面上,這是為了談判的安全著想,實質上,這是德法兩國為了表示歐洲一家,促進歐洲一體化而做出的努力。

談判地點轉移到柏林之後,隨即,談判就開始了。但是誰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