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2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光大上就能夠看出來,印度人連吸收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文化都不足,還怎麼利用外面傳來的優秀文化呢?而這一情況,到了近代,達到了頂峰。當英國的殖民者最終完全控制印度,並且將印度變成了英國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的時候,印度人深重的災難也就降臨了。而且,正是這一段陰暗的歷史,在印度人的心裡埋下了自卑的陰影。雖然,最後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將印度從英國殖民者的手中解救了出來,但是從本質上來講,印度的獨立過程是軟弱的,委曲求全的,這從印度獨立之後仍然受到英國巨大的影響上就完全可以看出來。雖然,這避免了戰爭帶來的巨大傷亡。但是比起中國的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來,印度並沒有因為獨立將內心中的那股陰影抹去,而是深深的埋了下來,不斷的影響著每一代印度人。並且最終造就了印度政府現在的狀況。換句話說,即使印度在人口上即將趕上中國,甚至已經成為了南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以及印度洋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從本質上,從國民的思想文化上,印度絕對沒有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根底。那麼,他在與極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中國的對抗中,也就自然佔不到一點便宜了。

在印度積極策劃著以人民戰爭來對付中國與巴基斯坦的時候,他所忽略的根本性的差別,註定他們的行動是不可能收到任何效果的。當年,毛主席依靠人民戰爭戰勝了日本侵略者,並且最終戰勝了強大的國民黨政府,完成了對中國大陸的解放,甚至差點就完成了對全國的解放。這是因為中國有著人民戰爭的根基,那就是,中國人口中,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佔據著絕對的數量,同時,眾多的少數民族差不多都已經被漢族同化了,在文化上與漢族並沒有多大的差異。所以,中國開展人民戰爭來對付侵略者,是有著民族文化基礎的,而正是這個先決條件,最終決定了中國必然能夠戰勝任何一個強大的侵略者。正如一位研究二戰的日本學者所說,其實不是因為美國的參戰,才讓日本失敗了,而是美國的參戰拯救了日本。如果只是中國與日本作戰的話,中國遼闊的國土,以及強大的戰爭潛力將最終消耗掉日本的所有力量,而當中國反擊開始的時候,日本甚至要遭到滅族的危險。雖然這些分析有點偏頗,也不可能得到證實,但是,這從一個方面反映出來,中國因為牢固的民族根基,以及中國人的向心力,決定了中國不可能被任何一個侵略者征服。而歷史也證明了,任何想要征服中國的外來民族,不是倒在中華民族的腳下,就是被中華民族所同化。匈奴人這麼做了,最後失敗了,蒙古人這麼做了,最後也失敗了,滿族人也這麼做了,最後仍然失敗了。很顯然,中國的歷史文化根基,以及民族的成分,決定了中國是一個在為難之中會強大起來的民族,而不是一個在為難之中會弱下去的民族!

比較中國的這些情況,印度就要差多了。作為印度主體民族的印度斯坦族,在印度人口中佔的比例只有46%,甚至不到一半。而印度斯坦人幾乎都分佈在印度的核心地帶。在印度最容易受到入侵的地區,最主要的人口是各種少數民族。前面已經說過了,印度人一直沒有能夠形成一種統一的文化基礎,雖然,現在大部分印度人信奉的是印度教,但是各民族對同一宗教的理解卻完全不一樣,而且還有很多民族是信奉別的宗教。即使除去宗教上的不一致,印度的民族分裂問題仍然是非常嚴重的,而這也是由印度所執行的民族政策所決定的。因為印度斯坦族人在國內並沒有佔多數,而印度人為了保持對政權的控制,必然要提高主體民族的地位,打壓別的少數民族,或者是分裂少數民族。很顯然,這麼做雖然能夠迅速的收到成效,但是這卻在印度內部埋下了內戰的陰影。泰米爾地區持續不斷的騷亂,以及各邊緣地區少數民族對中央政府的反抗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而印度政府一直對這些地區執行高壓政策,或者是收買一些少數民族內部的軟弱份子,來達到維持統治的目的,而且在沒有外來干預力量的情況下,印度政府這麼做的惡果還沒有顯露出來,但是,現在印度想依靠這些少數民族來對抗外來勢力的話,這是不是有點妄想呢?

從這就能夠看出,印度人要想透過人民戰爭來迫使中國與巴基斯坦軍隊離開印度領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印度的最高決策者們正是依託著這種思想,準備與中國,巴基斯坦做最後一博,希望在這最後一博之中,讓勝利回到印度的手中,而且印度人也積極的行動了起來。

大批的輕武器已經被運送到了東部戰區,甚至被送到了與巴基斯坦軍隊以及志願軍的戰場後芳的印度平民手中。另外,印度政府已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