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4 / 4)

:簸箕。(4)始駕:開始訓練小馬駕車。(5)車在馬前:意思是說小馬跟在車後,習慣之後才到前面開始駕車。

【譯文】

優秀冶匠的兒子,必須先學習製作皮衣。優秀弓匠的兒子,必須先學習製作簸箕。剛開始訓練小馬在車後,車在它前面。君子懂得了這三件事中的道理,就可以立定求學的志向了。

【讀解】

心急吃不了熱湯圓,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欲速則不達。這些俗語說的道理都是做事情必須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進,直至達到目的。

這個道理適用於一切事情,學習自然也不能例外。就算是天才,有些必須經過的階段也不可能超越,充其量只不過比一般的人走得快一些,遇到的障礙少一些而已。

也許有的人會舉出集中突擊獲得成就的例子。是的,確實存在這種情形。但是。集中突出所掌握的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可能牢固地在心中紮下根。如同陣雨雖然細小,卻無孔不入,及至滲透到最深處。

………………………………………………

古之學者(1)

——於平易中見深刻

【原文】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2)。鼓無當於無聲(3),五聲弗得不知;水無當於五色(4),五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5);五聲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6),五服弗得不親。

【註釋]

(1)本節選自《學記》。(2)醜:比。比物醜類:比較同類事物,以做到觸類旁通。(3)當:比得上。聲:指古代音樂中的宮、商、角、微、羽五大音階。(4)五色:青、黃、赤、白、黑五中顏色。(5)五官:指人體的耳、目、鼻、口、心五種

器官。(6)五服:斬衰(cui)、齊(zi)衰、大功、小功、緦(si)麻五種喪服。它們分別用以表示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

【譯文】

古代的學者,能夠比較同類事物,從而觸類旁通。比如,鼓的聲音雖然比不上五聲,但是五聲沒有鼓聲的配合,就不會和諧;水的顏色雖然不上五色,但是五色沒有水來調和,就無法顯現出來;學習雖然比不上五官,但是五官比經過訓練,就發揮不了作用;教師雖然比不上五服之內的親屬,但是沒有教師的教誨,五服內的親屬就不會親密起來。

【讀解】

儒家學者們很善於用淺顯明白的事例來說明較為抽象的大道理,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