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主袖袍一甩,笑著道:
“何御使,汝不必多禮。
本閣主豈能被小人矇蔽?”
聽到這話,何成允冷汗直流,汗顏地想:
可不是被小人矇蔽嗎?
無異要不是有你的支援,
他豈能在眾多長老護法
指揮使和防禦使的面前
耀武揚威,無惡不作?
想歸想,何成允知道自己人言位輕。
他將想法埋在心底,不敢輕易流露出來。
片刻,閣主拿起桌上的酒瓶,喝了口酒。
他目不轉視,徐緩地看著他,道:
“何御使,汝剛才告訴本閣主
汝已經成功說服臨隱宮教主,
一同刺殺魏侯楊昭,對嗎?”
話落,何成允眉頭鬆緩,恭聲地道:
“啟稟閣主,確有其事。
屬下費了很大的功夫,
才讓臨隱宮教主答應的!”
閣主聽後,眼中露出光芒,大喜過望:
“何御使,此事汝辦的漂亮。
只要和臨隱宮聯手刺殺。
魏侯楊昭定然無處逃生!”
閣主越說越激動,不經意間,
他向何成允透露出巨大的野心和抱負:復國。
原來,閣主乃是前朝帝王之後。
前朝被眾多胡人覆滅之後.
他的父親在親信護衛的保護下,
逃離都城,輾轉多地。最終在西域落腳。
多年之後,他的父親在西域學得上乘武藝,
重返關中,在秦嶺之地開宗立派,傳授弟子。
漸漸地,門派隨著弟子的加入,從而聲名遠揚。
他的父親將宗門改為九龍閣,一邊在各地建立分部,
蒐羅情報和能人義士,一邊與官府、各地門派打好關係,
希望在有生之年,藉助江湖勢力,成為江湖第一。
然而,他的父親耗費了巨大的心血,也未能達成夙願。
在數十年的奔波操勞下,他的父親患上了絕症。
當時,江湖上的神醫都說他的父親無藥可救。
時間一天天流逝,他的母親在日久的操勞下。
倒在返回九龍閣的路上,當夜便撒手人寰
他的父親承受不了喪妻之痛,第二天就不行了。
臨終時,他把這個夙願告訴了閣主。
閣主當時就發誓,要繼承父親的遺志,
將九龍閣發揚光大,成為江湖第一門派。
何成允聽完,心中不禁震撼。
他沒有想到閣主的身世竟如此傳奇,
原來他有如此深厚的背景和淵源。
這不僅解釋了閣主對復國大業的執著,
也讓何成允理解:
他為何如此有決心地打造九龍閣
只是,他一想起,在和臨隱宮教主商談。
何成允心中就懊惱不已。
他怎麼也沒想到:
一向精明的自己會在臨隱宮教主那吃了大虧。
還被小人誣陷收受隱宮教主的好處。
雖說無異的讒言被閣主識破。
但他被人激將,騙取大批物資卻是真的。
此刻,他的內心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不知道該如何跟九龍閣閣主交待。
他想起了之前的遭遇,心中的委屈愈發強烈。
自己一直兢兢業業,卻被無異誣陷,
如今又遭受了這樣的損失,真是有苦難言。
他深知九龍閣閣主的脾氣。
若是知道了這一切,自己恐怕難逃責罰。
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一方面,他想要向閣主解釋清楚,證明自己的清白。
另一方面,他又擔心閣主不會相信自己。
反而會對自己產生更大的懷疑。
在這種忐忑不安的情緒下。
何成允的心情愈發沉重。
他感到自己陷入了一個無法逃脫的困境,
無論怎麼做,似乎都難以挽回局面。
他的內心充滿了焦慮和恐懼的情緒
不斷地思考著該如何應對,才能度過難關。
就在這時,閣主似乎猜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