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皇宮內文帝思孫,暗下詔文風接旨(1 / 2)

小說:北隋軍神 作者:明月宮主

兩天後,傍晚時分,夕陽緩緩地往西邊落去。

不多時,夜幕悄然降臨,長安城城池的輪廓

在月光和星辰下變得柔和而神秘。

主街道兩旁的燈籠高高掛起。

橘紅色的燈光映照在青石板街上,形成一串串溫暖的光帶。

指引著歸人和行人的腳步。

城門處的守衛披著斗篷,拿著火把。

他們的身影在城牆上躍動,交叉巡邏著。

古老的城門緩緩關閉,發出沉重的吱呀聲。

城內的坊市依舊繁忙,許多店鋪和攤販還在營業。

人們的談笑聲和叫賣聲此起彼伏,混合著食物的香味和炊煙的氣息。

在曲江池附近,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或賞月、或聽曲、或吟詩。

湖面上輕舟搖曳,船上懸掛的燈籠散發出柔和的光,映在水面上形成層層疊疊的倒影。

******

皇城被深沉的黑暗籠罩,巍峨的宮殿在月光下顯得更加莊嚴。

宮牆上的琉璃瓦在微弱的光線下泛著微光,青石板路上散發出淡淡的寒意。

燈籠的光輝從高大的宮門處透出,對映在古老的石階上,彷彿把夜色染成了溫暖的金黃。

皇城內的花園靜謐如水,桂花的香氣在夜風中若隱若現。

枝頭的花朵在月色下顯得格外潔白。

湖面上輕輕盪漾的波紋反射著星光,偶爾有夜鳥的低鳴打破了寂靜的夜空。

禁衛軍們的身影莊嚴而肅穆,步伐穩重地巡視著每一個角落。

遠處的鑼聲緩緩響起,迴盪在夜空中,為這夜晚增添了一絲神秘的寧靜。

......

皇宮內,文帝坐在御書房裡。

他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奏摺,心中升起一股煩躁之意。

這些日子以來,他一直忙於處理國家大事。

每天都要批閱無數的奏摺,忙得不可開交。

而且皇后回隴右省親遲遲未歸,枕邊無人。

此刻他卻感到一絲孤獨和寂寞。

想到這,文帝不由得想起了楊昭

自從上次皇宮大封官,他再也沒有見到過他了。

文帝心裡明白,自己的孫子並不是不想來看望自己。

只是因為如今楊廣身為徵南元帥,手握重兵。

而楊昭作為他的兒子,自然需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頻繁地出入宮廷,可能會引起東宮的不滿和猜疑。

想到這裡,文帝不禁嘆了口氣。

他想起了自己的大兒子楊勇,心中充滿了悔恨。

當年他為了穩定朝綱,立長子楊勇為太子。

但現在看來,這或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自從楊勇成為太子後,父子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

甚至在一些事情上產生了隔閡。

文帝作為開國之皇,從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

他深知氏族的危害,登基之後,不斷地打壓。

楊勇身為一國太子,為了太子的位子和至高權力。

毫不猶豫地投向了氏族的懷抱,與他們勾結在一起。

氏族為了討好楊勇,給他出謀劃策。

讓他做出了許多荒唐的事情。

這些事情讓文帝感到無比的失望和痛心。

現在的太子根本不是小時候的模樣。

驕奢淫逸,為非作歹,濫用民夫。

草菅人命,鋪張浪費,不知命苦。

對幾位弟弟忌憚無比,暗中派人打壓。

想到這裡,文帝心中怒火燃燒。

他起身在御案上重重地一拍:

“這些氏族!居然敢讓太子做下如此惡事!”

文帝內心憤恨,一想起幾大氏族的狼子野心。

他內心起了殺意,不由得握緊了手中的筆。

文帝眼中鋒芒閃現,思潮起伏:

要不是當年關東幾大氏族聯合文官,

加上關隴氏族在旁邊煽風點火。

朕根本就不會立楊勇為太子,

而是會立皇二子楊廣為太子。

就是擔心關東幾大氏族會和關隴氏族聯合在一起。

為了拆散他們的聯手,朕才勉強同意立楊勇為太子。

但太子正位東宮後,皇二子楊廣為了避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