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復去了待客的堂屋,還沒走近便聽到婦人的啼哭聲,他眉頭微微皺起。
“姨母,何事如此驚慌。”
“復兒,你救救你表弟,他被金羽衛帶走了,這可如何是好!都怪宋家,為何如此咄咄逼人!”勇毅侯夫人馮氏見到他就撲了過去。
謝復生母早逝,馮氏是他母親的親妹妹,秦江是他的親表弟。
他輕輕將人拂開,蹙眉問:“宋家的事?我不是說過,讓他前去好好道歉,你們都做了什麼?”
馮氏面帶憤恨,“今日那顧氏過府來,二話不說就要退婚,態度強勢,軟硬不吃,我氣不過便將她冷落在花廳。”
“午時過後,她自己便離開了,我那時冷靜下來就有些後悔,正好你表弟回來,他就說他要親自前去宋家請罪。”
“誰知,宋家竟端著架子遲遲不開門,聽說在府門外便鬧開了,不知怎麼招惹上金羽衛,最後又被他們帶走了,據說是進了宮。”
馮氏擦拭著眼角的淚水,哽咽道:“復兒,你和新帝關係融洽,你進宮瞧瞧,到底是出了什麼事?”
“宋家空有虛名,如何能驚動聖上,莫不是顧家在其中摻了一腳,多管閒事!”
謝複眼底閃過一絲戾氣,他心中不禁斥罵,一群蠢貨。
他已逝的父王謝良,是當年寧太后膝下的養子之一。
謝良識時務,早早投靠廢帝,表現的忠心耿耿無所事事,最後才能得以善終。
謝複比他爹更聰明,他不僅知情識趣且極有分寸,廢妃鄭氏對他頗為和善,因此在廢帝面前他很有幾分臉面。
憑靠著敏銳的直覺,他猜到風雨欲來,想活命必須儘快做出選擇,他及時向謝煊投誠,事實證明,這個決定很正確。
然而,他與謝煊接觸這麼多年,心中其實有了一些猜測。
謝煊能做溫潤能容人的明君,不過是因為世人所盼罷了,披著君子的外衣,做給外人瞧,能夠免去許多麻煩,一勞永逸。
這樣的帝王,更令人生畏。
況且,他總覺得龍椅上的這位新帝,有些時候頗為詭異。
試問這樣大權在握城府極深的帝王,他怎敢造次。
不管是什麼時候,他都得謹慎。
他想到書桌上的東西,他垂眸,掩下目中複雜難辨的晦澀思緒。
“姨母回去吧,我如今被責令留府思過,這事我幫不了你。”
馮氏愣了片刻,又開始哭求:
“秦家雖沒有大權,但府中男丁皆有官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表弟的事根本不大,就怕萬一鬧大了,會連累到別人。”
謝復的母族馮家是文臣且已經日薄西山,秦家一向與他交好,他手上總得留些人脈。
這事確實不算大,一場誤會罷了,為何會鬧成現在這樣?
“如果今日你好好招待顧夫人,此事也不至於演變成這種局面。”
馮氏不是不後悔,她剛想狡辯,門外傳來一道低低的啜泣聲。
“姨母,都是我的錯,是我不好,表哥如果不是因為救我,他就不會失手傷害了宋姑娘。”
謝復掃了眼進門的兩個姑娘,目中淡淡,無甚波瀾。
當年他父王沒有再娶,身邊僅有一位側妃柯氏和幾個侍妾。
柯氏只生了兩個女兒。
剛剛說話的這位是大姑娘謝枝,在一旁憤憤不平的是她的妹妹謝梅。
馮氏看見這個造作的小狐狸精就來氣。
柯氏那個老的就是個內裡藏奸的,這個謝枝比她娘道行還要高明。
如果不是這個女人蓄意勾引,他的兒子怎會上了心,念念不忘不說這次竟還做下這等錯事,為了個狐狸精作踐自己的未婚妻。
簡直胡鬧!
“大姑娘言重,你是王府庶長女,我可不配做你的姨母,我的兒子心善,一時失手救錯了人,大姑娘可別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也不嫌臊得慌。”
謝枝的臉色瞬間一片慘白,兩眼一翻就想暈倒。
謝梅才十五,性子直人也急躁,此時一邊尖叫一邊嚷嚷:“大哥,有的人都上門來欺負我們了,你管不管!”
謝復狀若未聞,他沉思片刻,抬眸直視謝枝。
謝枝眼珠輕輕一轉,她哭著說:“大哥,一切都是誤會,我可以進宮去解釋,陛下性情溫和,定會明查,大哥帶我進宮吧。”
她在賭。
患難見真情,她要抓住秦江,謝氏旁支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