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支援左公(1 / 2)

小說:大清搬運工 作者:趙破奴

上回說到,韓林發行龍洋,引起清政府不滿。韓林答應戰爭賠款使用龍洋,可免除一成。

幾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被韓林隨口送出去,朝廷當然高興,再也沒提出意見。

唯一不滿意的便是兩河境內的舊官僚,舊衙役,他們以前的俸祿微薄,靠得只能是壓榨百姓。如今韓林連這些都給他們斷了,自然人人不服。

韓林告知曾紀瑞、關平,有鬧事的正好趁機清理出衙門,重新在優秀工人農民中招收公務員、辦事員。為建設現代政府做好準備。有持械反抗的允許使用武力鎮壓。

這個年代,任何政策的實施都會得罪一批人的利益,光靠講道理那是講不通這批人的。

轄區內的事情韓林向來說一不二,可《廊坊合約》規定的韓林有權在全國其他城市辦理銀行、開設報館就顯得困難重重。

沒有了林軍武力做後盾,銀行辦的也沒有底氣。韓林也不著急,銀行的開展只在轄區附近的城市展開。重點是太原、北京、南京、杭州。

不要怕有摩擦,有了摩擦就有了開戰的理由,短期內韓林不打算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各軍自己控制擴張速度。

韓林則考慮著最近的歷史大事件,新疆阿古柏叛軍猖獗,英俄勢力介入,俄軍攻佔伊利。東南臺灣、福建被日本騷擾侵略,同治帝駕崩。

以李鴻章為首的淮系集團藉口\"海防\"重要,主張\"暫棄關外,專清關內\",把\"塞防\"軍費集中於海軍建設上,即不惜放棄新疆而全力經營由他控制的海軍建設。

左宗棠則力排眾議,主張海防、塞防並重,並要求立即出兵新疆收復失地。

韓林心想,如今的時空裡,因為自己的操作成功引起了列強的敵視。早就對清帝國虎視眈眈的外國加緊了侵略的步伐。

各種歷史事件不一定會按部就班的來臨,甚至有的會加快節奏。與其等待圍剿,不如主動出擊。

朝廷裡的海防、塞防之爭,韓林積極在主辦的京報支援左宗棠。有一期的標題就是《中華雖大,卻無一寸多餘之地》,駁斥李鴻章只注重建設北洋水師,強調新疆西藏對中華、對中華民族的重要性。

這是韓林首次用出中華民族來替代滿清的五族一體言論。並告知幾家報社,必須多多倡導中華一體的說法,反對的只是滿清腐朽貴族。避免陷入種族爭鬥中來。

為表達對國家領土的支援,公開發文稱,無論何人,即使與韓林有仇,但為維護國家完整做出貢獻的,韓林都將予以支援。

朝廷若允許左公收復新疆,自己願無償支援蘇式步槍兩萬支,山炮一百門。

如此大力度的豪言壯語,也讓朝廷放下心來,左宗棠也放言,軍費缺額將自籌。又不需要出錢又不需要出槍,慈禧也樂意做個順水人情。同意了左宗棠的請求。

李鴻章本來與左宗棠爭論,怕的就是朝廷將重心放在西北邊陲,從而大量金錢、精力讓自己的淮軍吃虧。

如今左宗棠並未佔用朝廷多少銀兩,相反新疆那邊的阿古柏可是有英國俄國的支援,搞不好能拖垮他。到時候就又少了一個政敵。

於是也就未再表達反對。而且韓林支援左宗棠,那自然注意力就多放在了西邊,自己在東邊發展北洋水師,假以時日成了氣候,未必不能割據一方。

韓林早些日子已經與李鴻章等人會談,鐵路從河南一直鋪設到南通,此鐵路段安徽、江蘇、河南共管,所得收益三家平分。這樣才快速的開始分段建設。

到了要收復新疆的日子,鐵路也基本建成。派人將步槍、山炮統一運往運城,不知比以前省去了多少時日。

如今左宗棠在陝甘一帶剿滅回亂以來,一直駐紮西安,倒也方便領取物資。

張苞那小子,自打招兵買馬後,早就不滿足在山西只佔了兩個府,帶著大量民工以修路的名義,貫通了北到大同,南到運城,的所有城市。

反正山西連綠營都沒有,鐵路方面自帶的護路隊,帶的傢伙事都比太原的兵好。

山西現在除了派兵,各行各業都在被張苞蠶食,裹著著大量貧困人口修路、採礦、建設工廠。逼得山西各行各業都得為之服務,不服務基本就餓死了。

衣食住行,衣服,人河南省有著好幾家紡織廠。糧食,你糧商賣二兩一擔,張苞就敢賣一兩,生生擠垮了好多老字號糧商。

住就更不用擔心了,現代的水泥磚瓦房,建築隊如今都算成熟工藝。半個月就給你建一批結實耐用的民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