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罷免奕匡(2 / 2)

小說:大清搬運工 作者:趙破奴

,自己也好不得罪韓林。

翁同龢、李鴻章均表示沒有意見。任何事務都要為現實服務,這些大臣中的頂尖人物向來不是頑固之人。

意見奏請太后批准,慈禧想看看民間反應,就讓軍機處找些報紙頒佈出去,徵求下民意。世鐸領命,全國的報社立刻開始鋪天蓋地地宣傳,力度越大,慈禧就越難不實行。

,!

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江蘇、浙江、福建這些省份積極擁護廢除科舉政策。廣東、安徽、江西三地早就開始興辦新式學堂,許多達官貴人早就讓子弟新舊雙學,幾乎沒有太大的反對聲音。

山西、廣西、雲南、廣州、四川、陝西六省反對聲音巨大,舉子們甚至聯合起來進京請願。朝廷哪裡敢得罪有韓林背景的十個省份。看著舉子們在宮門外跪著絕食抗議,也不為所動。

任何改革,觸碰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沒有流血、死人那就註定不是徹底得改革。

民間輿論開始雙向對立,守舊派與維新派互相輿論戰,韓林趁機調來康有為,為他出錢造勢,變法以自強。北京、湖南、湖北等地組建強學會,培養維新人才。

當維新運動如火如荼之時,蘇祿國王的特使抵京,按朝廷規矩,總理衙門辦事人將使臣安置在國賓館,等待皇帝召見。不曾想蘇祿國第一個要見得就是多羅林郡王。搞得當時的總理衙門大臣奕?很是尷尬,以朝中大臣並無外交權為由,拒絕特使。

特使便以私人身份求見韓林,總理衙門便擱置不理。一個邊陲小國,竟然不是請求歸附,卻要見一個王爺,傳出去朝廷的臉往哪兒擱。

張清的諜報人員早就將此事報告韓林,韓林便讓人請過來韓府。按理說大臣未得上命無權會見外國使臣,即使私人會面也應向朝廷報備,可都這個時候了,韓林已經成了朝廷的二把手,有時候連慈禧都不放在眼裡,哪裡還會在乎這些規矩。

蘇祿國王特使向韓林進獻一些珠寶特產,請求郡王殿下將駐軍調回,蘇祿國王願意向臺灣稱臣,每年上供。

韓林表示臺灣任何時候都不會是一個國家。效忠臺灣還不如效忠我呢,不過也沒有一個國家效忠一個王爺的先例,不如就先依附與大清吧。

韓林盤算著,將來繼承大清的一切政治遺產的時候,名正言順地歸附我漢族政權。

至於駐軍問題,原則上同意將駐軍調回,可一旦列強來襲,蘇祿國沒有大軍護佑能否抵擋?到時再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北京再出兵援助,你們國王的屍體恐怕都涼了幾個月了!

特使表示,蘇祿國王願意劃出專門的軍營港口供駐軍休整,只是希望駐軍人數軍艦數量能控制在小規模,其他港口、礦山的權力還是希望控制在蘇祿國自己手中。

韓林明白了,又是一個貪得無厭,不願出錢的吝嗇鬼。韓林道:“此事你們蘇祿國可以與當地將領洽談,至於駐軍費、保護費什麼的你們自己決定好了。本王事務繁忙,特使還請早日回去歇息。”

:()大清搬運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