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以史為鑑”,實際上是以明朝時期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兄弟的事蹟作為參考標準。
當年,朱祁鎮不幸被瓦剌所俘,而朱祁鈺則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擔負起監國重任。
後來,他成功擊退瓦剌,立下赫赫戰功,群臣紛紛上奏請求,太后也欣然應允,最終得以繼承皇位。
而後,朱祁鎮被瓦剌釋放歸來,但大局已定,皇位自然無法更改。
起初,朱祁鎮本人也對這一安排表示認可,畢竟自己曾遭受被俘之辱,實在難以啟齒與弟弟爭奪皇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禮部官員們一致認為,大漢皇帝既然早已表明態度,當時內閣也並未提出異議。那麼,琉球國王尚順便成為上天註定的人選。
倘若連皇帝的旨意都無人遵從,今後還有誰會相信呢?這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李鴻章從現實情況出發,沉凝片刻後說道:“從道義上來講,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就像那艘木頭做的船一樣,已經無法再改變了。
但是,世子尚典從小就接受了正規的國王接班人培訓,他手下的世子黨更是匯聚了許多精英之士。像林世功這樣的老臣們大多數也都支援尚典。
自古以來,廢長立幼都是引發動亂的根源啊!如果朝廷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那麼將來琉球發生內亂,肯定會牽連到我們大漢王朝。”
李鴻章深知琉球對於大漢王朝的重要性,如果琉球陷入混亂,不僅會影響到大漢王朝的穩定,還可能給周邊國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閻敬銘反駁道:“李大人,你這是以未來之事定現在之罪。你怎麼就確定這琉球世子一定會造反?
正如你所說,他既然按接班人培養,自然是飽讀詩書,國家有難,定然是以輔佐國王為要務。難道我大漢就因為小小的琉球將來可能會內亂,就否定我大漢皇帝旨意,推翻朝廷決策?”
榮祿插進來,道:“我大漢兵威正盛,就算琉球有亂,彈指可定矣,諸位大人在軍事上不必過於擔憂。”
薛福成綜合各方建議,通報至韓林。韓林看後,下令,朝廷派出護衛,護送尚典回國。封其為順義王,輔佐琉球朝政。
事已至此,更改已無可能。尚典的朝政資源也不能浪費,最好的局面就是兄弟兩人努力把琉球建設好。最差韓林也只容忍尚典把尚順架空這個地步。
喜歡大清搬運工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大清搬運工【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