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琉球被臺灣水師趁日軍撤兵之際,派遣陸戰隊強行登陸,迅速擊潰日本人扶持的偽王尚弼所率領的軍隊。
然而,打下琉球只是一個開始,真正困難的是如何治理這個地方。
儘管偽王尚弼已經被捕,但琉球境內的人們只認尚家為王。水師提督拿出大漢蓋著內閣大印的文書,卻依然無法得到當地士紳的支援。
面對這種情況,水師提督束手無策,只能向韓林上報,希望能在日本境內尋找到被抓走的老國王尚泰。
可惜的是,在東京大亂中,尚泰成為了大山岩清剿的首批目標之一,很快就被狂熱的軍國主義迫害致死。
韓林無奈之下,派唐景崧前往臺灣尋找尚泰的後人。
透過對尚弼的審訊,他們得知尚泰的兩個兒子中,尚典在日本軍隊攻打進來時,便已被大臣林世功帶著出海,似乎是要前往大漢請求援助。
而另一個兒子尚順,則在日軍攻城時被僕人藏了起來,至今下落不明。這一系列複雜的情節使得故事變得撲朔迷離,充滿了未知和挑戰。
內閣多方打聽訊息,甚至還下達命令,讓沿海城市仔細核查近期入境人員的真實身份資訊。
原來上次韓林在威海故意找人冒充琉球太孫,目的就是為了嚇唬伊藤博文。但實際上他手中根本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籌碼。
而這次韓林決定親自前往琉球進行巡視,其背後原因正是因為擔心尚姓家族後續無人繼承王位。
所以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麼大漢皇帝將會親自指定新的國王人選。
萬幸在韓林平定東京叛亂之後,唐景崧發來電報,已在一個農戶家裡找到偽裝的王子尚順。
琉球王位空懸已久,多地的權貴早已躍躍欲試,彷彿隨時都有造反的可能性。臺灣水師陸戰隊兵力不足,真要亂起來,恐怕也要費些功夫。
韓林當即命令唐景崧,以大漢皇帝旨意,冊封尚順為琉球國王,即日登基。大漢皇帝不日便可親臨琉球慶賀。
臺灣巡撫唐景崧接到韓林回電後,立即按照大漢皇帝的旨意行事。他迅速行動起來,全力支援琉球國王的次子尚順繼承王位。
由於時間緊迫,典禮只能匆忙舉行。儘管如此,相關儀式還是盡力遵循傳統進行。
印璽、朝服、節仗等物品將在日後由朝廷補發。參與典禮的人員大多來自臺灣的軍政高官以及琉球的宗室和舊官吏。
儘管場面略顯寒酸,但這次典禮起碼成功地穩定了局勢。
臺灣陸戰隊計程車兵們身著華麗服飾,整齊劃一地站在新任命的琉球國王身旁,展現出強大的軍事實力,對宗室權貴形成了有力的震懾。
整個過程充滿緊張氛圍,但每個人都深知這個決定對於維護地區穩定至關重要。在這艱難時刻,唐景崧肩負著重大責任,必須確保一切順利進行。
而尚順也意識到自己肩負著重振琉球國的使命,他將面臨諸多挑戰,但此刻他已經邁出了關鍵一步。
原本事情就是如此簡單,壞就壞在幾日後發生的一件事上。浙江沿海地區的密探經過不懈努力,終於蒐集到了關於琉球大臣林世功的重要情報。
他們透過積極地走訪和深入調查,最終在舟山群島的一個偏僻小島上找到了琉球世子尚典。
這無疑給眾人出了一個大難題。世子作為琉球王國的合法繼承人,其地位和身份都是有明確記載和傳承的。
在清朝的官方記錄中,對於世子的存在也是有著清晰的記載。而現在,大漢繼承了清朝的權力,也就意味著必須要承認這些歷史事實。
然而,令人困擾的是,如今的琉球已經擁立了新的國王,這簡直就是一場荒唐可笑的大烏龍事件!
面對這樣複雜棘手的局面,人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困惑之中。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為了當務之急。
一方面,世子的合法性不容忽視;另一方面,新國王的即位也已成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決策都需要權衡各方利益,考慮到歷史、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這個難題考驗著人們的智慧和決斷力,也讓整個局勢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內閣首輔薛福成召集內閣和禮部官員經過數日激烈地商討,最終決定以史為鑑。他們深知大漢皇帝的權威至高無上、不容置疑。
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旨意,那麼琉球國王就應該是尚順無疑。於是,朝廷應當立即補發印璽,並向各國宣告這一訊息。
這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