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積極備戰,廣東,福建戰端已開。
年初,朝廷派俞諮皋,陳子龍,陳繼盛招降南中國海海盜。許素心歸降,楊祿,楊策,鍾奇作壁上觀,李魁奇,劉香拒絕朝廷招降,嗅到不安的味道。
俞諮皋,陳子龍來勢洶洶,代表朝廷態度強硬,又從遼東調來善戰的陳繼盛擔任南海水師副總兵,計劃取代怯戰畏戰,和海盜眉來眼去的俞諮皋。
縱橫四海的海盜,即刻開始整兵,欲先發制人出擊,提前搶佔優勢。
鄭芝龍,高起潛,陳子龍前腳離開福建,李魁奇後腳派三十艘小船,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對廣東南澳縣發起進攻。
以此試探朝廷態度,及廣東,福建兵勇戰力。
只要偷襲得逞,廣東衛兵龜縮不出,李魁奇則計劃大規模出擊,襲擊廣東沿海城池,鄉鎮。
可惜,李魁奇小覷陳繼盛,陳繼盛擔任南海水師副總兵,雖然受制於俞諮皋,對待海盜的態度卻比俞諮皋更強硬。
他上任即頒佈懸賞,凡斬殺海盜重賞,凡舉報海盜藏身地重賞。
故而,李魁奇部襲擊南澳縣時,即刻遭遇巡遊的南海水師兇猛還擊,激戰中,十餘名明軍戰死,李魁奇部付出十倍代價,被南海水師擊沉二十餘艘小船,剩餘兵勇落荒而逃。
李魁奇收到戰敗的訊息,臨時改變策略,派所部駕駛海船北上劫掠福建。
海盜北上劫掠途中,與南海水師駐澎湖的遊擊將軍王尚忠,率領的三十多艘戰船在金門海域狹路相逢。
王尚忠臨危不懼,從容指揮,明軍重創海盜,繳獲三艘海盜大船,擊沉十餘艘海盜小船,數百海盜或死或傷或被俘虜。
連續兩次劫掠失敗,海盜損兵折將,李魁奇實力受損,思前想後決定親自領兵對廈門港發起突襲,欲報仇雪恨,樹起在臺灣海峽的威望。
然而,這次他的對手不是怯戰畏戰的俞諮皋,而是在遼東久經考驗的陳繼盛。
陳繼盛召集南海水師諸將,分析討論海盜意圖,最終,俞諮皋坐鎮廣東,陳繼盛親率萬名精銳水師坐鎮廈門。
所部高應嶽,張永產,劉應寵,鄧樞各率領五千精銳水師,在南海水師轄區巡遊,密切監視李魁奇部海盜。
兩軍狹路相逢,迅速將海盜逼向廈門港。
李魁奇事先不知陳繼盛率領重兵坐鎮廈門,率軍發起偷襲時,遭遇陳繼盛領兵展開兇猛還擊。
海岸陳列的火炮齊射,成排成排火銃射擊,當場擊沉李魁奇部三十多艘大型戰船,二十多艘小型戰船。
李魁奇尚未回過神,陳繼盛率領水軍殺出,夜間,海面化為火海,陳繼盛更衝上李魁奇戰船,斬殺李魁奇部兩名頭領。
李魁奇丟盔棄甲,率領少量殘部落荒而逃。
明軍在廈門大獲全勝,重創李魁奇部,然而,李魁奇的後援部隊在泉州得逞,成功劫掠沿海村莊,擊沉朝廷十幾艘船隻,封鎖泉州港,迫使泉州附近的村莊向他們進貢糧食,豬牛,更肆意劫掠百姓。
為此,福建巡撫熊文燦大怒,要求泉州衛兵出擊,迅速擊潰李魁奇的海盜,解救百姓,恢復泉州港的秩序。
可惜衛兵戰力羸弱,遠不及彪悍的海盜,非但沒能擊潰海盜,反而損兵折將。
直到陳繼盛率領南海水師殺來,派遣南路副總高應嶽為先鋒,率領水師糾纏李魁奇部,他親自領兵從外面包圍李魁奇部,欲將李魁奇部絞殺在泉州港附近。
此時,各路海盜曖昧,有人試圖勸和,有人開始和熊文燦,王尊德接觸,計劃率兵投降。
李魁奇被困在泉州港,數次率兵突圍,均遭陳繼盛率軍擊潰,不久,鄭芝龍率領東海水師抵達,精兵兩萬,戰艦四五百、火炮上千門,全軍裝備掣電銃,魯密銃。
這支精兵乃鄭芝龍班底,經過朝廷配備和補充各類火器,鎧甲,經過一年多訓練,戰力更勝從前。孟喬芳率領四衛軍抵達福建,迅速接管福建邊防。
頃刻,李魁奇處境越發艱難,陳繼盛率領萬名精兵追殺,已經夠讓他難堪,結果老對手鄭芝龍率領兩萬精兵殺來。
陳繼盛,鄭芝龍密議後,是夜,陳繼盛派遣部將鄧樞率領兩千精兵夜襲李魁奇部,破李魁奇部十三艘戰船,斬獲十九艘。
李魁奇連戰連敗,不敢貿易作戰,被迫派人同陳繼盛,鄭芝龍和談,直接慘遭陳繼盛,鄭芝龍拒絕。
不得已,李魁奇派使者駕船出海,尋求劉香及西方諸國幫助,希望他們聯合同明廷作戰。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