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次盛老太太、衛恕意和她的幾個孩子卻沒有隨行。
倒不是王若弗故意使了什麼手段,而是盛明蘭猝不及防拉了個大的。
這幾年壽安堂和霞月閣可是很熱鬧。
其實說實話,無論什麼年代重男輕女都是普遍現象。在知否的故事背景下,像林噙霜那樣偏心女兒的母親更是少數。
即使沒有刻意為之,許多母親也往往無意識間更關注兒子。盛明蘭這次有兩個僅小她一歲的弟弟,從記事起母親就偏愛他們,她就從來沒享受過獨生女的待遇。
王若弗就算要對付這幾人,也沒必要用剋扣份例這種拙劣的法子,所以每個月霞月閣的份例從不缺斤少兩。
衛恕意經過王若弗的警告與敲打,也不敢再擅自送錢回去拉拔孃家。
可她一向重視兩個兒子,視他們為在盛家立足的根本,和未來拉拔衛家的希望,毋庸置疑什麼好東西都先緊著兒子。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盛明蘭遲早是要出嫁的。要是日後真遇上什麼事,衛恕意覺得自己也指望不上盛明蘭,於是盛明蘭總是被忽略的徹底。
看著衛恕意重男輕女,盛明蘭不明白為什麼同樣是她的孩子,小娘的目光卻總是落在兩個弟弟身上?難道只因自己是女兒,就不配分得小娘絲毫的偏愛嗎?
看大娘子一視同仁的對待長樺、華蘭和如蘭,甚至林小娘比起長榆更疼愛墨蘭。
盛明蘭陰惻惻視奸著這一切,她不明白為什麼同樣是庶女,墨蘭可以得到爹爹的寵愛,還有一個事事以她為先的母親。
嫡女和庶女的身份之差如同天塹。
明蘭暫時不敢怨恨華蘭和如蘭,只敢在心中暗暗嫉妒和羨慕墨蘭。
每當看著張揚自信,穿著綾羅綢緞、頭戴精緻髮飾的墨蘭;又瞧見畏畏縮縮,穿著袖口早已短了一截、洗褪色衣物的自己,盛明蘭都不禁自慚形穢。
邪念在明蘭心中生根發芽,她只暗暗下定決心,日後定要把墨蘭拉入泥潭,讓她也嚐嚐受盡冷落、永遠失去小娘的淒涼日子。
衛恕意還沒入盛府時,雖然美其名曰是讀書人的女兒,但本就沒過什麼好日子。
畢竟衛父讀書很花錢、身上又沒個功名,即使他有什麼好的,也都緊著生了兩個女兒,才終於得到的兒子。
衛恕意到了盛家後,生了盛明蘭不久,身體沒完全恢復又懷孕,吃了一堆補品更是虛不受補,加上孩子太大,生孩子時憋的久了點,兒子出生時就帶了弱症。
衛恕意心中有愧,於是常私下給倆兒子加餐,有什麼好吃好喝的都先滿足倆兒子。
明蘭在霞月閣吃不飽,只得借侍奉老太太的機會,吃些大魚大肉和補品裹腹。
大補之物本就不是小孩能吃的,更別提明蘭不間斷的當飯吃,所以長此以往她漸漸變得敦實起來。
可明蘭是個小孩子,她自己沒什麼美醜的概念;衛恕意不怎麼關心明蘭,只當她小孩奶胖奶胖的也不在意。
盛明蘭根子上就是歪的,明明是她自己和衛恕意吵架害死了小娘,卻怪林噙霜給她小娘送了補品。
王若弗不會沒事找事提醒她,省的盛明蘭覺得自己不讓她吃飽,到時候做了好事反倒成了惡人。
林噙霜更不是什麼聖母,不可能多管閒事,去給盛明蘭什麼善意的提醒。盛家本就只有兩個庶女,只有明蘭越不堪,才能襯得墨蘭越優秀,於是也在一旁冷眼旁觀。
一天天眼睜睜瞧見母親偏心,盛明蘭終於失去了最後的理智。
看著比自己矮個頭的弟弟們,盛明蘭惡毒的想著若是他們沒了,小娘就不會再偏心其他人,自己也會成為她唯一的依靠。
可盛明蘭小小年紀做不了別的,只能趁兩個弟弟睡覺的時候,把他們臥室的窗子悄悄拉開了個小縫。
ps:再強調一下,這篇文章盛家除了老太太和衛恕意一脈,其他人是大團圓結局。不會幫助林噙霜,但墨蘭和長榆會一視同仁教導,想看他們倒黴的請退散。
發段評說這不應該、那不滿意也沒用。作者看見了也不會改,所以您就別白費口舌、自討沒趣了。就不明白為什麼再三強調,有些人接受不了本篇設定,卻還點進來天天不落的看?是閒的沒事找虐受嗎?
:()綜影視:神經質任務者線上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