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的經歷,他們種植草藥試行一年才有成效。
種植草藥賣給店鋪也攢了些銀子,張家先翻蓋了村裡的房子。
草藥掙錢惹人眼紅,不少村裡人過來問種植技術,張老伯他們不說遭到村人使壞。
有人趁晚上把草藥糟蹋了,張老伯和大山被氣病了。
還有許多村民頭腦靈活,靠自己摸索也能種植草藥了,藥鋪的收購價越來越低。
張老伯見草藥掙不上錢了,就開始想別的出路,他送張大山去學手藝了。
此時冬至讀書來往不便,他寄宿在城鎮同窗家裡,每次私塾放假才能回阿里。
而且冬至跟家裡說同窗家裡很吵,他們玩鬧會打擾讀書。
張老伯決定在鎮上買處院子,冬至讀書有落腳的地方,以後娶媳婦也用的上。
張大山在鎮上學習木匠手藝,劉紅梅就過來照顧父子兩個。
張老伯和張母等農活不忙也過來住段時間,一家人過得挺穩定的。
就是老人年紀大了,身體也開始出問題了,幹農活吃不消了。
“你們家裡的地包給別人種吧,活是一輩子都幹不完的,該頤養天年了。”
張大山也是這麼想的,於是趁機跟鶴軒一起勸導張老伯。
“鶴軒!”
冬至氣喘的跑回來,他情緒激動滿眼想念,似乎想上前抱住他。
鶴軒笑著拍了拍他肩膀安撫他,等冬至情緒平靜下來調侃道:
“讀書這麼多年了,有沒有去科考?”
“夫子說讓我後年下場試試,要多打打基礎才可能透過。”
“行,有目標就可以,好好努力肯定能考中。”
鶴軒跟冬至聊了幾句,就算帶人回去了,張家人都滿臉不捨。
“鶴軒,我們能通書信嗎?以後若我考中了秀才能去找你玩嗎?”
“可以呀!書信讓人送到四季鏢局就好,那是我的鋪子。”
冬至聽聞滿臉喜悅,鶴軒並沒有自己身份低微嫌棄他,是拿他當朋友的吧!
春妮望著鶴軒離去的背影惆悵,那是此生無法企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