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3 / 4)

小說:捕快春秋 作者:風雅頌

亮,道:“你若肯變通一下,不回高郵做捕快,不就可以和我一直快活下去嘛。”

黃芩搖頭道:“可惜,於我而言,還有比快活更重要的事。”

而後,他衝韓若壁一笑道:“俗話說,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是時候了!

話音未落,他已調轉馬頭,向西南方向的叉路上奔去。

忽然想起了什麼,韓若壁衝著他的背影嘶聲喊道:“黃芩!你記著!不管我韓若壁做什麼,都非是害你。”

他說這話的聲音雖響,但此刻路上颳著風,不但揚起大片塵煙,還令得道旁樹上的枝葉嘩啦啦響起一片,因而也不知黃芩聽見了沒有。

稍頃,韓若壁雙手猛抖韁繩,雙腿一夾馬肚,座下馬匹立時撒開四蹄,往通向山西的叉路上絕塵而去。

與此同時,身在高郵的徐知州以及鄧大命等一眾捕快都無比殷切地盼望著‘高郵福星’黃捕頭的歸來。這是因為,雖然黃芩不在的這段日子,州里的治安還算勉強過得去,但比起他在的時候已是差了許多,不但來了幾個頗為難纏的江湖流寇,還弄出了好幾樁人命案。鄧大慶等人為了破案疲於奔命,而且因為辦案不力,還有幾名捕快吃了徐知州的板子。其實,黃芩剛走的那幾個月,州里的治安還是不錯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就不成了。

原來,為了確保自己走後高郵的治安狀態,離開前,黃芩曾做過不少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暗裡到樊良湖上,與雷鉉面對面地進行了一次密談。黃芩告訴雷鉉,雖然湖上的十四座水寨結成了聯盟,但這幾年以來,各個水寨間仍是嫌隙不斷,所以提議在此後的一年內,雷鉉利用盟主的身份逐漸將湖上各部水賊收攏歸併,以壯大‘分金寨’的勢力。而他則保證在此過程中,州府捕快不會有任何水上行動,以免妨礙歸併計劃,但雷鉉也得保證,若是發生火併,地點必須在樊良湖深處,不會危及州內漁民。雷鉉早有此意,只是尚未提到日程上,聽黃芩如此一說,立即一拍即合。不過,黃芩的本意並非為‘分金寨’著想,而是寄望以後他不在高郵的那段日子裡,水賊們把心思全放在互相爭鬥上,無暇他顧,如此一來,對州里的威脅也就相對小了許多。所以,自他走後,高郵州最大的隱患樊良湖上的水匪還算安穩,除了在湖的深處火併過三兩次之外,並不曾騷擾到州內的漁民百姓。而對於那些往來的流寇、黑道,他則吩咐州內捕快一般情況下不必下湖,把人力安排到各個縣鎮,儘量集中出巡,勤於到大、小客棧查驗、登記過往人員,如遇可疑人員必須予以留意,並多派人手緊緊盯住,如此,哪怕那些人是來犯事的,也會因為知道被盯上了而有所收斂。自然,他還做了不少其他的小事,其間種種繁言不敘。

參回斗轉,氣象不佳,正是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高郵知州的府邸,內宅的臥房裡漆黑一片,想來徐陵早已擁著身旁的婆娘熟睡了。但是,靠近床頭的地方,卻有一點紅火一明一滅,不停閃爍。再仔細看時,可見一條青煙從紅火處繚繚升起。

正在睡夢中的除陵被胸口處一種莫名的重壓感給弄醒了。朦朦朧朧中,他以為是婆娘的腦袋壓著了自己的胸口,抬手就想去推,觸手間卻被燙了一下。他忙縮回手,人也當即清醒過來。立刻

,他張嘴就想喊叫,卻見一隻煙鍋頭‘呼’地從胸口處直直戳到了兩眼間,距鼻樑骨連一寸都不到,鍋頭表面散發出的熱氣燻得他兩頰的肌肉不住地顫動,而那聲喊叫也就隨之嚥進了喉嚨裡。

那個手拿長杆煙槍的人就站在床邊。黑暗中,只能大概瞧出這人黑衣黑褲,一身短打,頭上還罩著個黑布罩。布罩上留有四個洞,露出兩隻眼睛、鼻孔和嘴巴,完全瞧不出長相、年紀。

轉頭,他發現自己的婆娘原來早就醒了,正縮在床頭,駭得瑟瑟發抖。

徐陵心道:按說,平日裡她嗓門奇大,有點小事就叫喚個不停,此刻不出一聲,必是一醒來就被那個黑衣人給嚇唬過了。

壯了壯膽子,徐陵試探道:“你可知道我是誰?”

他懷疑此人是流竄到高郵的賊寇,因為手頭緊,就隨便找了間大宅,想下手搶些銀錢,未必願意惹上官家,所以極可能不知道他的身份。

黑衣人‘哼’了聲,道:“我當然知道,大人是此地的父母官。”

沒料到他有這麼一說,但聽他還稱呼自己為‘大人’,徐陵心下稍寬,道:“我與你可有冤仇?”

黑衣人道:“無有。”

徐陵坐直了身體,語帶質問道:“那你夜闖官宅,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