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讓學生明白無誤。評語無論長短,哪怕只有一句話,也要讓學生在這句話裡感受到老師的關切和期望,老師和他是平等的心靈相通。只有這樣,學生才敢於在下次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來。對於作文中突出的優點和普遍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集中講評。
2�口頭點評。為了強化寫作意識,我在班裡開展了“每課讀一文”活動。就是利用課前三五分鐘,請學生讀一篇自己最得意的隨筆。方法是:每學期初,語文科代表按人數製作標籤順序,由同學們自己抽出讀文順序,一節課輪讀一人,讀完一輪重新開始。每次讀完,由老師作簡要點評。一段時間以後,再由學生點評,老師作適當補充,同時對學生的點評進行再“點評”。點評的過程就是寫作意識、寫作思想、寫作技巧的指導和潛移默化的滲透過程,讀的人和聽的人都會受到有益的啟發。正如學生在調查表中的反饋:“課前的隨筆朗讀,鍛鍊了我們的膽量,展示了我們的才華,激發了我們的寫作熱情;課前的點評,讓我們學會了欣賞別人的文章,得到了寫作上的啟發和現場指導。”由於大家的參與意識被不斷地激發和增強,每節課前幾分鐘是同學們最興奮的時候,只要上課鈴一響,一個個眼睛閃閃發亮,臺上臺下被吸引,掌聲不斷,常常覺得一人讀一篇不過癮,同學們在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寫作熱情大大提高。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作文是這樣訓練出來的(3)
五、賞,就是欣賞
初中生正處於青春期,思維活躍,個性奔放,一旦被鼓勵寫放膽文章,他們就敢於抒寫真情實感,勇於展示個性,張開幻想與聯想的翅膀,或詩或文,不拘一格。如果用傳統的模式去套學生的作文,有些充滿個性的文章就會誤以另類被否定。這往往會扼殺學生勃發的才華,把一個色彩斑斕的心靈侷限在千人一面的假模假式裡!鑑於此,我常常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學生的文章,這種欣賞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如同春天的氣息,充盈著語文課堂,我企盼著每一顆心靈都能發芽、開花,哪怕是一棵最不起眼的小草,在我眼裡,也比貌可亂真的絹花強上千萬倍!我常常懷著對年輕生命的無限珍惜,發掘、培育並呵護學生的真情與才情。我的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
1�在批閱中欣賞。對學生的文章,哪怕是錯別字很多,我也用賞識的眼光去閱讀,從中找出閃光點,敢於給高分。批閱中,不吝筆墨,將所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哪怕是一個詞、一句用得好的名言、格言都不遺漏。對於有個性的文章,我更是倍加賞識,保護這些起自心靈的天籟之音。這類文章往往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生活,和他們對生活的思考、體悟與理解,並且因為他們大膽的求真求異,鮮活犀利,筆法獨到,極富創意,是學生心靈的漿果,也是他們在生活中採集來的無價珠寶。老師的賞識和肯定,不但激勵他們更加勤奮地用獨自珍藏的寫作素材構建自己的文字大廈,同時對他們一生一世的創作才能和創造力都會起到積極而長遠的激勵作用。
2�在點評中欣賞。每天課前的口頭點評,是師生心貼心的互動與溝通。每次走上講臺,我都盡力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感覺就像一個養花人走進心愛的苗圃,即使有的文章存在很多不足,我也能找出可取之處,給以褒揚。有一個學生,一開始很怕寫作文,就是因為我在點評時欣賞性地讚揚了他的兩個比喻句子,從此對作文興趣大增,愛上了作文課。
3�當面欣賞。有的學生有創作才能,寫作進步很快;有的學生有畏難情緒,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抓住一切可能的時機和學生當面交流,面對面給予鼓勵。實踐證明,面對面的欣賞,會讓一個學生備受鼓舞,比點評和書面批語更有促進作用。
經過幾年來的系列專題作文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在我教過的學生中,喜歡作文的人數由原來的14%上升到了96%。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和班主任,我不但體會了教學相長的快樂,也拓展了師生之間相互理解和相互接納的空間,感受到一種事半功倍的輕鬆和愉悅;作為學生,能夠從模式作文和背抄範文的苦惱中解脫出來,實現了“我手寫我心”,無被動之困惑,有隨意之樂趣,青春的心靈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文字的高天闊野間自由翱翔,即使在應試的壓力之下,也深切體會到了學習與成長的不變味兒的快樂。正如一個學生所言:“在小學,我的確比較頭疼作文。因為老師總是規定好字數、題目,甚至連開頭結尾都做了規定,所以,作文總是按照老師的一套思路寫,讓人覺得無話可說。但隨筆不同,它給我們的寫作空間很大,我們談天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