噲是呂后的妹夫,呂后與妹妹呂嬃的感情之好,那是有目共睹的,陳平早有耳聞,呂嬃可是睚眥必報的,如果她向呂后進讒言,那麼陳平就玩完了。
所以,陳平要先她一步趕到呂后面前先作解釋。
當陳平跪倒在劉邦的靈前時,他再也不能抑制住心中的悲痛,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陳平哭著喊著,淚水浸溼了衣襟,劉邦一生待他不薄,給了他一展抱負的機會,劉邦是他的主人,更是他的恩人。
呂后見陳平哭得如此真誠,心中也是感同深受,她對陳平好言勸慰之後,問起了樊噲的下落。
陳平收起眼淚,向呂后詳細地說明了事情的始末。
呂后得知樊噲還活著,很高興,表彰了陳平的忠心與機智。陳平為了向呂后顯示自己的忠心,不顧車馬勞頓,肯請宿衛宮中,保衛皇太后與陛下。呂后深為感動,任命陳平為郎中令。所謂郎中令,乃總管宮中宿衛的官,也稱北軍將軍。
果然如陳平所料,他前腳剛走,呂嬃就哭哭啼啼找到呂后,雖然丈夫樊噲安然無恙地回來了,但她還是覺得受了委屈,咽不下丈夫被囚的惡氣,她把這本帳算到了陳平的頭上,她向呂后惡狠狠地告了陳平一狀。
呂后是個明白事理的人,她比誰都瞭解她的這個妹妹的性格,況且陳平已經有言在先,她自然不信,便不顧姐妹情誼,扳著臉孔把呂嬃打發走了。
呂后不愧是聰明的政治家,雖然呂嬃是同胞骨肉,但治理國家還得依靠那些個老臣子,孰輕孰重,她心中還是有數的。
劉邦的後事操辦完畢,大局也趨於穩定了。
掌握權力的呂后開始感受著朝堂大臣三叩五拜的那份敬畏,都說高處不甚寒,但她卻分明感覺到,高處並不寒冷。現如今,沒有人可以反對她,沒有人可以冷落她。
天大地大,我呂雉最大。女人怎麼了?難道女人就不能成就一番偉業,難道女人就不能做出像男人一樣的功業來了嗎?難道女人就不能治國平天下嗎?
我能,一切皆有可能!
呂后想起她這些年來所受的一切苦楚,想起丈夫的冷落,想起那些擔驚受怕的日子,她的心突然一陣絞痛。
今天,我要奪回來。你們不是每天都有萬千寵愛集於一身嗎?你們不是每天都養尊處優還要跟我搶嗎?今天,該讓你們嚐嚐這滋味了,我昨天的痛苦都得由你們承受。
報復的慾望在她的心中不斷地逬發,她要報復劉邦,報復他對自己的冷落,劉邦給了她榮華富貴,可也帶給她無盡的痛苦。
她是一個女人,她需要寵愛,需要呵護,可是這一切,都被人奪走了。
她要辣手摧花。
她下令把當年劉邦寵愛的所有妃子都給關起來,慢慢地折磨,最好能讓她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她還特別關照曾經不可一世的戚姬,後宮中,呂雉雖貴為皇后,可是戚姬仗著劉邦的寵愛,從來沒有給她好臉色看。呂后給了戚姬一個髠鉗(剃光頭)為奴的懲罰,讓她脫去華麗的衣裳,穿著囚服,到永巷(囚禁皇室成員的地方)舂米。
這個昔日風光無限,美麗無比的女人突然失去了一切,甚至惶惶不可終日。
在永巷,戚姬受盡了屈辱,那些原本恭恭敬敬的丫鬟,侍從,在呂后的示意下,突然對她凶神惡煞起來,甚至連飯都不給她吃飽。
戚姬的臉上每天都掛滿了淚水。她現在唯一的希望便是在劉如意身上了,她等待著兒子劉如意能來解救他的母親,每當她想起兒子稚嫩的音容笑貌,她都能在痛苦中感受到些許的幸福。
如果不是這一份牽掛,她寧願早早地死去。
兒呀,快來看看母親吧!兒呀,快來救救母親吧!睡夢中的戚姬掉著眼淚輕喚。
可是一天天過去了,她沒有見到劉如意的身影,她的期待在一天天的消磨,她的心中變得忐忑不安,她擔心幼小的兒子能否逃出那個殘忍女人的毒手。當希望變成痛苦的絕望後,她唱起了一支哀傷的曲子: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相伍!相離三千里,誰當使告汝!
歌聲不禁傳到了呂后的耳裡,呂后竟然勃然大怒。
她還想靠她的兒子翻身麼?呂后怒罵。
趙王劉如意不除,遲早是個禍害。想到這裡,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她當即以惠帝的名義宣召趙王劉如意進京面聖,使者拿著詔書到達邯鄲,趙相周昌接到詔書的一剎那,就看出了其中的詭計,他便代趙王推託了。使者三返三至,都被周昌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