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也不可能,楚軍旗幟鮮明就那麼一塊地方,楚王劉戊那種飯桶也養不起多少軍隊,人數多不到哪裡去!那麼肯定是吳王的兵馬佔主力!”
袁盎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劉濞從哪裡弄出這麼多人馬來!
眼前的事實總算讓袁盎相信了劉濞不是被逼反的,這隻老狐狸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私藏軍隊,而且藏得滴水不漏!袁盎頓時預感到遊說可能凶多吉少,稍有不甚還有可能把小命丟了。
事實上,劉濞是隻老狐狸不假,但袁盎卻高估了劉濞的水平,他的兵力號稱三十萬,其實不過二十萬,而且把軍中十四歲到六十二歲計程車卒全部徵發,湊出了這支軍隊。
但袁盎凶多吉少的預感是對的。
即便他袁盎如何牙尖嘴利,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想打發二十餘萬人回家,這種賠老本的買賣,老狐狸劉濞是絕對不會幹的。
不過無論結果如何,來都來了,袁盎與劉通都得硬著頭皮去闖一闖。
袁盎帶著眾隨從停留原地,劉通則先行一步,去叔父帥帳傳旨。
劉通在皇帝身邊呆久了,見到叔叔劉濞,連禮敬長輩的規矩都忘了,反倒在劉濞面前擺出天子使臣的架勢。
這讓劉濞一臉的反感,要不是公共場合,準罵得小輩狗血淋頭才是。
劉通從懷中掏出諭旨,要劉濞下拜迎見。
劉濞卻輕蔑地笑道:“我已為東帝,還要拜誰?”
劉通一時語塞,不知是念還是不念為好,尷尬了半晌,他才想起袁盎還在外頭。劉通打定主意還是讓名嘴袁盎進來遊說,自己是真幹不了這吃力不討好的事,一個是親叔,一個是陛下,一個是家主,一個是國主,哪方都不能得罪;得罪誰都沒好果子吃!
劉濞知道袁盎一同前來,他也早已領教過袁盎的利口,他知道是劉啟派他們來做說客的,聽之無用。但袁盎得確是個人才,劉濞早想收入囊中。如今自己送上門來,豈能輕易放過。何況非常時期,人才嘛,不能為我所用,那也不能便宜了敵人。
劉濞拒絕見袁盎,而且給袁盎帶了句號,。
袁盎在轅門前數丈開外焦急地等待,等了半天,沒等來劉通卻等來一隊吳國甲士,把吳王的意思帶了過來:“要麼來我這,要麼去黃泉!”
袁盎當即嚴辭拒絕。
吳國甲士二話不說,把袁盎劫到了早已預備好的營帳中。
劉濞對袁盎算比較客氣,好酒好菜伺候著,而且還派人過來陪侍,當然,陪侍的主要目的是勸降。
袁盎卻死活不上賊船,劉濞只好作出第二個選擇,除掉袁盎,免得為劉啟所用。
劉濞雖說決定了要殺袁盎,可是卻並未馬上行動,袁盎從吳國故舊那裡得到訊息,在故舊的幫忙之下,星夜跨上一匹快馬直奔長安而去。
劉濞得知袁盎逃走,並無過多表情,只是跑了一個牙尖嘴利的名士而已,犯不著操心。
吳王劉濞現在最窩火的是攻打梁國睢陽不如計劃中的順利,朝廷主力大軍又動向不明!
劉濞在帥帳裡對著地形圖深思。
周亞夫遲遲沒有出現,他到底想幹什麼呢?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88章:七國之亂5睢陽之戰
袁盎死裡逃生逃回長安,把勸說失敗的訊息告訴了劉啟,劉啟卻不動聲色。
袁盎逃回長安,已是抱著必死之心,一月前,正是他建議殺掉劉啟的恩師,並信誓旦旦保證能勸說吳楚罷兵,然而卻帶著令人失望的訊息回來,劉啟有一百個理由可以殺他,甚至滅他九族。袁盎也有一百個理由帶著老婆孩子半路逃命。
不過,袁盎不是這種人。
他有勇氣深入虎穴,就有勇氣回來領死,他要做的只是所有使者應該做的,回去覆命。
心懷愧疚的袁盎沒有等來劉啟的震怒,劉啟看著蓬頭垢面,披頭散髮的袁盎,心裡有火,卻也一下子滅了。
袁盎也是為國謀利的大臣啊!
只聽劉啟長長的嘆了口氣,只是說道,“愛卿一路辛苦,下去吧!”
袁盎詫異地長跪不起,直到侍從把他請走。
這樣的結局劉啟早已經預料到,前軍校尉鄧公回來覲見他的時候,就把吳楚叛軍的前線情況奏報給了他,吳王為反多年,怎會輕易放棄?
劉啟想到恩師晁錯死狀悽慘,不免淚眼模糊。
雖說晁大夫不得不死,但畢竟是陪伴自己數十年的恩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劉啟啊,劉啟,你怎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