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散文新勢力·風華 作者:

不再用那麼多的熱血和勇敢塗抹青春。他們在鋼鐵森林中生存。他們沉默。偶爾的幾聲吶喊蒼白而沉重。

誰願意相信《上海寶貝》中描寫的是七十年代孩子生活的全部?或者這只是他們中的一些孩子曾經希望的生活。

那些舞臺上的生活。曖昧而沉重。

七十年代的孩子,像久居在黑夜中,忽然看見陽光,刺痛了眼睛。

那種突兀的改變,使他們的生活變得焦灼而不安。

他們的生命中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舊的成分,因而他們不是徹底的叛逆者,他們並沒有徹底擁抱新生活的勇氣和決心。

於是有些人選擇用筆記錄下印象中曾忽然佔據靈魂的生活的印記,有些人用其他的方式。

因為他們是負重的爬行者,需要有東西扛起他們,需要有東西能承載他們揹負的蒼茫。

有時候在網上看到一些七十年代的孩子批評某些被一些人看作他們代表的人物。有人說他們噁心這些人,有人說他們寧願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勝過《上海寶貝》。然而他們不曾在某個時候歌唱?歌唱一些遊移於邊緣的圖騰?

有時候寧願七十年代的孩子都是一樣的。雖然他們有太多不同。其實不喜歡七十年代的人扮演批評家或衛道士,對著和自己一樣的孩子。

天真的孩子不該爭鬥。

()好看的txt電子書

何必總是指責?總是埋怨?總是在鋼鐵與糖之間爭論不休?或者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

都只是孩子罷了。有一天他們會長大。有一天。那時候他們或者會不再衝動。不再為物質化的生活爭論不休。無論是鋼鐵或是糖。但是他們也不再有青春。

又有誰忍心責怪他們對青春的定義?又有誰能夠阻止他們? 只因他們是一群勇敢的孩子。天真,是他們的力量。

三、我們沒有未來

有人說八十年代出生的是老子。

他們是新一代的獨生子女群。是真正的新新人類。

我害怕他們的說法會湮沒他們美麗的青春。

他們之於生活,有太多太多被替代的陰影。或許他們中有許多還不會疊被子,不會燒榨菜蛋湯,還在校園裡嘻嘻哈哈看似高枕無憂地生活。

只是因此,他們比七十年代的孩子有更多的自由,也許會有更早的思考。

他們很早就為太多的生活方向混攪得焦灼而不安。他們因他們的自由而過早地發現他們的不自由。

因而他們比七十年代的人對生活有更早的認識,他們比他們一心標新立異的兄長更為現實地生存。

WWW。HQDOOR。COM§虹§橋書§吧§

第32節:湮沒的青春(2)

他們比七十年代的孩子有更多的大學生,卻有更少的人吸菸。

相比於七十年代孩子的天真,他們倒顯得更為現實。

他們像看當年的手抄本一樣懷著純粹的娛樂心理看著衛慧、綿綿,甚至只是翻閱其中的性描寫,他們自得其樂地放縱慾望,合上書後他們沒有任何衝動,甚至沒有任何想法。為那兩本書爭論的都是七十年代的孩子。八十年代的老子對他們只是不屑一顧地置之一笑。

他們並不是沒有思想,只是他們更關心眼前的生活。

他們最愛看的七十年代的作者不是衛慧,不是棉棉或者石康,他們寧願看安妮寶貝。

因為安妮的文字能給人更多絕美的感動。純粹為了文字的美麗,為了那種空洞的詭麗。

他們面對巨大的現實陰影,不像父輩那樣吶喊,不像兄長那樣深陷,他們更願意去尋找陰影中絲縷的陽光,給他們以溫暖和慰藉。

他們有了更多選擇生活方向的權利,卻也有了更多的焦慮和更多的不自由。

他們狂熱地追逐偶像。七十年代的人用藝術表現他們想要的東西,八十年代的人選擇了更簡單的方式:追隨。

他們很早就學會了冷眼看世界。不知是不是他們過早地成熟?或者是不是過早的衰老?

八十年代的老子對未來有著前人所沒有的巨大的茫然和恐懼。他們過早地發現了未來的不可預知和若隱若現的宿命陰影。

他們總在想的是,他們不確定未來。

而不停地追問使他們沒有了未來。

四、他們不得不長大

我們喜歡把人的成長描述成一種必經的過程,如同穿過隧道的火車。

同樣看見棚戶弄堂口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