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來……”
我的眼淚又開始狠狠地往下淌,這回再也擦不掉了。
“……囉嗦。”
那天晚上我反覆哼著跑調的《搖籃曲》,一直輕拍著他的背,也不知道他後來是不是真的睡著了。
第二天慘白的陽光從窗外射進來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的懷裡,小鬼已經不在了。
只有一小片黑色的翎羽,落在我的腿上。
作者有話要說:
末尾提到的搖籃曲是東北民歌,有興趣聽的話可以戳這裡
《搖籃曲》
↑這是我聽過的所有版本里最像搖籃曲的一首
☆、曲終
任何一個從後往前講的故事,如果按照順序來講,都難免會變得索然無味。
然而為了故事脈絡的清晰起見,我還是願意花上一點時間,把這個故事從頭梳理一遍。
金代建國之前的女真部落有位奇人,名叫白景皓。他長於狩獵尋寶,精於馴鷹,並能長生不死。人們傳說他是鷹神族裔,初代大薩滿的後人。
他與當時的女真貴族蒲陽溫有過一段不為人知的恩怨(我一直到很久很久之後,才以一種很奇特的方式,知道了那段恩怨的具體內容)。蒲陽溫挖去他的一隻眼睛製成琉璃珠,並將他的全部力量封於珠內,這就是後來讓無數野把式又愛又恨的鷹眼。
六年前李偉和張淑芳一行人成功盜出了鷹眼,歸來之後卻發現,鷹眼的力量遠遠超出他們所能控制的範圍。所有人都束手無策之下,李瀟去找了白景皓。白景皓被蒲陽溫鎖在古樹中,封印無法破除,於是他在墓穴之外,做出了一個符號,作為他與這個世界的聯絡。
這個符號是一個九歲的孩子。他是白景皓生命的殘片,因此,他的名字也叫白景皓,也就是我後來見到的小鬼。
當時感知到鷹眼的力量聚集而來的蜧並不多,大概不超過三隻。於是小鬼決定不冒險動用鷹眼,而是採取了更為溫和卻耗時更長的另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需要借用一點生人的氣,所以最後的一年中,他和李瀟合演了一出家庭情景劇,聘請了保姆李桂梅。
這種方法的最後一步在於復刻被蜧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