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2 / 4)

會打仗打得艱難些罷了。

隨即,雍正又覺得自己不過是杞人憂天了。先不論胤祥知道自己竟然會為此事而擔心時,會不會認為自己是覺得他無能,單論胤祥手下的那一批妖精以及人類也不乏佼佼者,更有俗語說三個臭裨將賽過計劃亮的話,再加上胤祥的諸多手段,本不該吃虧才是。

雍正先是與眾武將們說了姬昌房間暗格內書信的事情,又從中挑出了幾張來讓他們傳閱,見他們都看過之後,這才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打仗、討伐!

武官本就比文官更容易衝動,如今又有證據在手,他們自是紛紛出言表了忠心,讓雍正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就按著人名一個個分配兵馬和需要他們征討的諸侯。

至於打了勝仗之後,那些戴罪之身的諸侯的封地該如何處置……雍正聽了武將發出的疑問後,意味深長的笑了笑。他其實心中早有計較,只是現在還不是說破的時候罷了,可即使不說破,總也該讓他們有個準備,便笑道:“這些封地孤也不打算再賞人了,諸侯也不宜再多了,到時候,孤自是會設立地方官,依著品級高低的掌管一處縣城。不過,如今孤手下的能人也還不足,各位若是識得賢能者,也不必避親,只管舉薦上來,若孤考教過後是好的,自不會失了人才,也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

接著,又細細的說了地方官的義務和權力,以及在安置好地方官之後又有的更大一級的知府和州官。

武官們面面相覷,沒曾想到雍正打得竟然是皇權集中的主意。不過,他們都是忠於皇室的人,如今各處都有諸侯佔著,即使如今不討伐諸侯,他們打了勝仗也再無封地可賞,所以覺得有沒有諸侯對他們的意義都不大。

對於他們來說,意義最大的還是否能為大商出生入死,戎馬半生。

只不過,他們也知道能管理一方的估計還得是文官,又見雍正並不介意自己舉薦親戚友人,所以多多少少有些私心的開始思考起自己認識的人中,是否有一些有能力做地方官的。

胤祥和胤禎聽罷,都知道了雍正打得是什麼主意——正是一步步的實現大清時的政治現勢。

改革這東西,若是做得不好,或者沒能及時處置好被防害的那些貴族的利益衝突,照樣會被人打著‘清君側’的名號,舉起反旗。

胤禎對於為君之道一知半解,還有些擔心雍正這樣的作法是不是會有所不利?若是循序漸進的慢慢謀劃的話,可能更合理些。

但胤祥幫著雍正處理朝政卻不是一次兩次了,自然明白雍正的用意,而且如今的時機正好,若是失了些次的機會,受到的阻力即使不會比之前更大,卻需要花很長的時間。

而雍正缺的,正是時間。

《封神》一書上說,帝辛即位共有二十九年,如今而雍正到來之時已經即位七年了,也就是說,他還有二十二年的時間。

二十二年,在有百年千年壽命的修道之人眼中,不過是過眼雲煙,稍縱即逝,當然,對於如今已經踏入修道門檻的雍正來說,也是如此。

可是修道之人即使不能做到清心寡慾,但至少也不能對權力太過於執著。

雍正有心與胤祥長相廝守,那麼,不管二十二年後,大商是否會被推翻,他也總要把那些爛攤子給擺平,才好把皇位傳給未來的商王。

雍正是個有責任心的人,而且還把責任看得極重,再加上他在甫一轉生成為商王之時,就已經立志要改變商王的命運,自然也就不能坐視著商王朝敗落,所以總要在退位之前做點什麼。

二十二年的時間,在修道之人的眼中並沒有多長,而在如今平均壽命不過五六十歲的人類眼中,卻有半輩子這麼長了,可是要除諸侯收封地,卻不太足夠。

更何況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雍正還要保證不至於被推翻,底下的百姓不會被妖言所迷惑。

因此,雍正要比前世更會把握時機。

如今,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

這些有罪的諸侯被一一剔除之時,正是實行新政的時候,而且表面上還界線分明,讓諸侯認為商王要實行新政總需要有些年的時間才能做出成績來,所以,在做出成績來之前,不會對自己的封地虎視眈眈。

況且,雍正下令征討處置的都是有異心的諸侯,與他們這些向來安分守己的又有何干呢?!若是冒冒然的被人推了出來做了出頭的椎子,冒天下之大不韙,才會被打得不能翻身呢。

更何況,這些新政實行下來,成果固然會有,卻不一定是好的結果,這些諸侯們自是不用過於憂心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