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3 / 4)

對方掙扎,跟其他的侍衛一同的把姬家三兄弟都給帶了下去。

雍正冷哼一聲,正要叫宮人把早在御書房外頭等候的胤祥叫進來時,守在門口的侍衛先行上前一步稟報道:“稟陛下,皇后娘娘正在御書房外,稱有要事求見。”

雍正無奈,只好讓胤祥再在外頭等上一段時間,先宣了姜皇后進來。

☆、第七十六章

因著把太子妃的後選人名單交給姜皇后已有七八天的時間了,若是快的話;姜皇后也該把名單上的姑娘家都看過一遍了;所以雍正對於姜皇后的來意;也有了大概的猜想。

對於殷郊早點成親;然後生下嫡系子嗣,雍正可是很迫切的期待著的。因為雍正知道;這大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早就承擔過大清;如今又負擔了一個大商的他,總有種心力交瘁之感;已經深感力不從心了,也期盼著下一代能快點長成;好讓他放下手中的權勢,把大商的基業傳承給下一代。

在與胤祥兩情相悅之時,雍正就放下了所有的包袱,決意在殷郊長成,足以獨當一面之後,就把商王的皇位傳給他,而自己則與胤祥到他所挑選出來的寶地之中修煉。

大商,不需要一個道術高強並且足以千秋萬代的陛皇,因為一個人手握權勢太久的話,心性會變的。即使一開始是真的為了大商好,但時間一久,雍正不能保證自己會不會被權勢迷了眼。畢竟掌握一個國家,享受著眾人跪拜的感覺真的是太過美好,彷彿你就是神一般。

雍正不像變成像康熙那樣的人。

雍正承認,自己的皇阿瑪年輕的時候,那些作為當得上千古一帝的美名,但是當他老了,又不願意放手的時候,對待他一手扶持起來的太子二哥的決絕,讓雍正很是心驚膽顫。

尚記得有一回,被皇阿瑪帶進宮去教養的弘曆對他說起過,看到皇阿瑪握著硃筆時的手一直在顫抖。那是皇阿瑪在他們這些做兒子的面前拼命掩飾的事情,卻沒想到被弘曆看到了,也真的證明,他已經老了。

可是,即使是老了,在他去世之前,皇阿瑪也沒想過要放下手中的權力,更沒有顧念過跟他爭權奪利的兒子們的性命,只縱容著大家為了那把金燦燦的椅子爭個你死我活,然後再打壓出頭的兒子們,將他們或圈或棄。

雍正很欽佩年輕時的康熙,殺伐果斷,也不會縱使貪官汙吏為害大清。可老了之後卻又變得顧慮著仁君之名,反而變得縱容起那些貪瀆官員,讓雍正略有些失望。只是,康熙不管是好是歹,總是雍正的阿瑪,做兒子的,始終不能對康熙的決策做出置疑。

並非是愚孝,而是因為皇阿瑪是帝皇,如此而已。

也正因此,雍正不想為了掌握皇權,卻被皇權束縛住,自然就想讓殷郊成為優秀的帝皇,接了他的皇位,而自己則去修道,最重要的,卻是和胤祥在一起,再不負他,也再不累他為自己而死了。

雖然雍正此刻的心思是千迴百轉,但是事情上他腦子裡想的東西再多,現實上也不過才是一會兒的時間罷了,姜皇后也才將將走進御書房。

以“我們是夫妻,夫妻之間何須這般客套。”為由,攔下了欲行禮的皇后,一旁伺候的兩名宮人合力搬來了沉重的雕鏤木椅,雍正給姜皇后賜了座,然後問起了對方的來意。

姜皇后的來意正如雍正所料,是為了殷郊的婚事。

雖然在雍正看來,殷郊的妻子是姜皇后的兒媳婦,雖說同樣是自己的兒媳婦,但是要與她相處的除了殷郊之外就是姜皇后了,而身為公公的自己總不好太過理會兒媳婦,所以很該是由姜皇后親自挑選的。

可是姜皇后卻不這麼認為。縱然她才是除了兒子之外與兒媳婦相處最多的人,但是殷郊身為太子,他的正妻就是太子妃,而太子妃的挑選自然不該由她一個婦道人家來決定,即使她是皇后,但太子妃的地位過於敏感,而且姜皇后也不願意千挑萬選了一個自己覺得好的,卻無法得陛下意的女子來做兒媳婦。

當然,姜皇后最怕的是她挑的姑娘現在看著是好的,可是過段時間又因著牽扯上某些朝臣的利益關係,而使得家族敗落的話,那可如何是好?

這種事情也並非是不可能發生的,就如她自己的孃家。

姜皇后為人不但賢德,同樣也很聰明。即使雍正已經長久不親近後宮了,但她貴為皇后,在宮中的勢力自然不能小窺。憑著雍正對付姬昌的舉動,以及打著從西伯侯府中搜出來的那些信件的名義對付好些的諸侯,並且強壓下姬昌死訊的種種跡象來看,姜皇后知道,陛下這是有心對付八百諸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