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三兄弟獻上去。
到底還是沒有徹底的遂了蘇妲己的意,倒讓她恨得牙癢癢。只是蘇護既然沒有拒絕,也算給了蘇妲己一線希望,只盼著陛下在早朝時能問及父親來朝歌的緣故,使自己得及順利進宮。
可是蘇護和蘇妲己能想到的,自小浸淫在陰謀陽謀之中的雍正又如何想不到?便是他一時間沒能想到,只要四哥對某個女子表現得和善一點都會忍不住打翻醋罐子的胤祥也會提醒他注意這一點的。
在雍正打發了侍衛之後,胤祥終於得以在四哥的身上馳騁,看著因為自己用力的撞擊而失神的心上人,胤祥只覺得心中一蕩,再滿足不過了。只是,等到兩人終於發洩完後,躺在了那寬敞的龍床之上時,胤祥終於想到了此事。
雖說雍正和胤祥早就知道今日蘇護就會到達朝歌,卻沒想到他到達的時辰這般不湊巧,只能先行打發了事,這一回,為免蘇護把蘇妲己送進四哥的後宮,那麼自然要好好的叮囑四哥一番。
看到胤祥明明吃醋,卻故作不在意的模樣,只裝作為自己著想,不欲讓妖女進宮的扭捏態度,倒讓雍正覺得有幾分有趣。
有趣歸有趣,該做的正事還是要做的,而且雍正也確實不願意讓蘇妲己進宮,因為她一進宮,總有一種歷史無法逆轉的錯覺。即使元始天尊已經暗示過不會與大商作對,可是雍正是一位真正的帝皇,帝皇該有的疑心病他自然也是有的,他可以相信以元始天尊的人品自是不屑於欺騙自己,可是卻無法相信蘇妲己的進宮不會沒有存著陰謀。
蘇妲己與伯邑考雖說是奉了父母之命成婚,可是他們之前便是郎情妾意,可是如今伯邑考才去世沒多久,還是雍正親下口諭誅殺其身的,那蘇妲己便是不恨雍正,也不該就這麼迫不及待的想進後宮啊。畢竟,那伯邑考死了才三個月不到。
想到《封神》一書中,大商的覆滅,與這位蘇妲己可是有莫大的關聯,雍正便對她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而既然對蘇妲己厭惡如廝,雍正自然也不願讓她進宮,便是有自信她無法對自己不利,可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而且後宮的女子們多是柔弱之輩,便是有些小心機,卻也到底沒有動到帝皇子嗣的身上,更別論害過人命了,對比起心如蛇蠍的狐妖,雍正自是不想讓蘇妲己傷了她們。
也因此,第二日早朝之際,雍正並未當場宣見蘇護,只在散朝之後宣了其去御書房。
這一舉動,讓早早就隨著蘇護出門,在宮外隨時等候陛下召見的蘇妲己扼腕不已。
作者有話要說:決定了,下一篇是卓東來。
☆、第七十五章
雍正不想讓蘇妲己進宮;但對姬家三兄弟的興趣卻還是有的;而且對比著蘇妲己進宮的排斥,對於蘇護把姬家三兄弟給獻出來的舉動卻是很滿意;甚至可以說是歡迎之至。
而且,如今姬昌已死;即使仍是壓著他的死訊,可是到了該開戰的時候只拿出所謂的口供來仍顯不夠,若是能拿著姬昌的三個兒子下手的話,倒是個辦法。
不過;因為蘇護原先不想當著眾朝臣的面獻上姬家三兄弟;便只帶著除了幾名侍衛之外便是蘇妲己一人了;而姬家三兄弟則還在侯府中。
如今得了雍正的私自召見,蘇護便說出了自己請進朝歌的原意。而對於陛下說的要立刻見到那姬家三兄弟,蘇護也推脫的說是怕他們詭計多端的趁亂逃走,如今仍囚在侯府之中。只是,見雍正臉色不悅,蘇護只笑了笑,道:“臣立刻打發人把姬發他們帶進宮來。”
雍正的目的本就是姬家三兄弟,與蘇護並無關係,見其已經識時務的派人去帶他們進宮了,也就懶得跟蘇護虛客套,只輕輕的點了點頭,便開始批閱起今天送上來的春折,並不理會蘇護,只讓他在一旁站著等。
蘇護談不上是人精,但察言觀色的本事還是有的,見雍正威儀日盛之餘,對自己頗不待見,也就不好留在此處。況且他也知道陛下要見姬家三兄弟時,自己也不好在場,便識時務的告了退。
但也因此,蘇護多多少少的對於蘇妲己提議要進宮的事情越發心動了。可是今日已然失了先機,只能回去再與女兒商量一下了。畢竟也不好把這件事辦得過於迫切,反倒像是自己十分急功近利似的,因此很是需要徐徐圖之,也要讓女兒給陛下一個好印象。
蘇護離開沒多久,他底下的侍衛倒是手腳極快,便把姬家三兄弟給送進宮來了。大概是因著不好讓三人過於腌臢而衝撞了雍正,這姬家三兄弟都穿著一身乾淨的衣物,連著頭髮都被梳得整整齊齊,雍正想著,蘇護也還是多多少少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