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1 / 4)

善�趺炊疾換崆嵋椎南�氯サ摹�

再加上父親和岳父的關係,伯邑考這才裝扮了一番,溜到了太師府,求見聞仲了。

一切都很順利,伯邑考很是熟手的給了門房賄賂,讓他把當年聞仲送的祥雲玉佩給遞上去,過沒多久就被傳了進去,見到了聞仲。

伯邑考與聞仲並不熟悉,與聞仲有交情的是伯邑考的父輩,這使得他在執了子侄禮之後,對上聞仲的威嚴時,有些說不出話來。即使他早在來之前就打好了腹稿,可是見識卻還是不夠,最起碼沒人會在他面前像聞仲一樣來個下馬威,所以倒讓伯邑考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起來。

索性聞仲也沒打算對伯邑考客氣,自西歧傳來異動以來,聞仲便是主戰派,如今這個西伯侯的嫡長子竟然傻里傻氣的跑來自投羅網,若不是擔心對方敢有恃無恐的跑過來,怕是留有後手的話,聞仲早就直接擒住對方,進宮獻給雍正去了。

可不管伯邑考來意為何,聞仲早就認定了對方是不懷好意的,又一想到姬昌那偽善的為人,便不欲讓旁人得知那些恐怕會對自己不利的話,便邀了伯邑考去書房詳談。

伯邑考一聽,越發覺得此行順利得一塌糊塗了。

剛才還有種自己過於糊塗,被近日來那些對商王陽奉陰違的老臣們給灌了太多的*湯,所以才不知所謂的想來拉攏聞仲的懊惱,可現在隨著聞仲進了書房,伯邑考的內心也就只剩下洋洋得意了,然後便迫不及待的開始把自己早已打好的腹稿慢慢的說出來。

與伯邑考的滿面春風為對比的,是聞仲的後悔。

早知道這個伯邑考是個不解世事的,卻沒想到這麼嚴重。

正所謂一靜不如一動,憑著這三朝元老太師,又扶育當年天子長大的緣故,這姬昌再看重自己,願意在日後榮登大寶之後諉自己以眾任,又重得過商王嗎?

從龍之功固然榮耀,可是自己如今的身份也已經足夠榮耀了,若是更進一步,那很該是自己推翻陛下,何苦還便宜了西伯侯姬昌呢?

聞仲且聽之記之,見伯邑考這般的天真爛漫,心中冷笑,面上卻裝作搖擺不定的模樣,越發引得對方口若懸河,濤濤不絕。

等到伯邑考說得口乾舌燥之後,聞仲便從容的起身,讓‘賢侄’留在府中用飯,又向管家使了個眼色,便帶著伯邑考去客房讓他暫時安置下來。

見伯邑考對自己沒有戒心,聞仲便藉口一事,匆忙出府,進宮面聖去了。

☆、第四十九章

聞仲的為人正直,即使與人有所齷齪;也少有說人壞話的時候;只偶爾在跟好友說起時語氣中帶著微詞罷了;所以此時說起伯邑考進太師府的事時;很是原原本本的細述出來;連著當時伯邑考的語氣神色;連同當時的每一句話,毫無遺漏。

期間,他連一句偏頗的話都沒有,就彷彿他與此事毫不相干;更沒有與話中的人有任何的利益關係;而只是一個旁觀者,正巧在此事時發生時在場;然後旁觀了一切。

很有種旁觀者清的意思,也讓雍正能得到更客觀的事實。

雍正原先還對聞仲有些疑心,可是這麼樣的一個人,怎麼可能背叛大商呢?大商可是灌注了聞仲一生的心血,如今又位及人臣,把自己視若親子,他又怎麼可能傷害自己的兒子,以及自己的心血呢?!

面對聞仲,雍正頭一次為自己的疑心而後悔不迭。

索性聞仲並不知此事,而且此事也不是能向當事人反思的,所以雍正只是在心中羞愧了一陣,便仿若無事兒罷,坦然的面對聞太師了。

好半晌,聞仲直說得口乾舌燥才把事情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聞仲說完之後,便靜立在一旁,等待著雍正接下來可能會有的吩咐。

雍正也在為難著,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個伯邑考。

身為如今有造反之嫌的西伯侯姬昌膝下的嫡長子,伯邑考竟然現身於朝歌,期間沒有事先請旨,更沒有得到聖意宣召,可不就越發作實了姬昌有謀反意圖的嫌疑?!

不過,這一點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在世人眼中,西伯侯早就反了,否則前段時間西歧也不會異動頻頻,在雍正派人去西歧之後,連個請罪分辨的奏摺都沒呈上來過,這可真是野望之大,召然若揭!

所以,把伯邑考就此拿下,也不過是個雞肋罷了,頂多就是在確認了姬昌造反之後,拿來祭旗罷了。

反而是放他回去的話,憑著他那腦子,很有可能會拖姬昌的後腿。

可是若不捉,那麼就沒辦法拿下勾結姬昌的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