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病重,便尋了過來。”嬤嬤解釋道:“經他診治,王妃雖未醒來,不過面色已好了許多!”
夏元致聽得如此,方點點頭,微微鬆了口氣。
少傾,有丫環請著布衣灰髮的大夫出來外廳。
夏元致見了禮,道聲辛苦,忍不住心中擔憂,問道:“請問神醫,家母病情如何?”
大夫沉吟片刻,道:“王妃身體例屬虛寒,身體歷來病弱。如今年事見高,百病俱發……我這就開個方子,你們按著抓藥按時喂服,先行調理便是。”
夏元致聽出他並不樂觀,急道:“家母雖然素日體弱,可從未得過什麼大病!神醫定要想個辦法,讓我母親早日恢復平安!”
大夫捋捋鬍鬚,皺眉:“為今之計,只得慢慢調理,若要根除……”
“如何?”
大夫點頭又搖頭:“有一味藥,老夫也只在古書上看過,也不知是真是假……”
夏元致道:“神醫只須說出來,無論真假,只要能保我母親平安,我派人去尋便是!”
大夫道:“好吧!說是藥,其實並非尋常藥物,而是奇珍,名為:長生之血。”
“長生之血?”
“傳說,世間有一種人,非妖非仙,卻可長生。他的血液,尋常人服得一滴,便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病入膏肓之人服得一滴,即可藥到病除。”
夏元致聽到此處,心中冰涼。別說世間是否真有此物,縱然有,又要如何去尋得?
大夫接著道:“這種人外貌與常人別無二致,惟一區別,便是他的血液並非鮮紅,而是類似透明的乳白色,並且,他若是受了傷,不會留下疤痕,尋常傷口會在眨眼間便癒合。”
夏元致一愣。
透明血液,快速癒合的傷口……事上當真有如此巧事?
他心下驚疑,問道:“神醫,您可確信?”
大夫搖頭:“並不確信,畢竟從未見過。”
“可是若尋得此物,您可能辨認?”
“這是自然。”大夫道:“雖未親眼見過,但老夫浸淫醫術多年,若是見得此奇珍,定能分辯真假!”
夏元致心思百轉,又問:“神醫,只得一滴長生之血即可?可會對此人造成傷害?”
“一滴即可,也不會造成傷害。”大夫道:“只是,這取血之法並非尋常,王爺若有幸尋得,還須帶來讓老夫親自取血。”
夏元致心中暗下決定,點頭:“神醫且請暫住,我這就派人去尋。定……定會尋得!”
藕生有些氣惱地看著上山的路口,心中難過的緊。
昨日已經說好了,不是嗎?可今天等了這許久,為何人還沒到?難道,那人根本未將自己放在心上?
縱然如此想著,還暗自惱怒地想遠遠離開,可眼睛還是死死地盯著來路,眨也不眨。
直到日正中天,藕生快要洩氣之時,急切地腳步聲未有遲疑地朝這個方向行來,讓藕生眼前一亮。
待看清所來之人正是自己要等的人時,藕生心中一喜,卻又有些暗惱。哼了一聲,轉身便走。
夏元致遠遠便喊:“藕生!”
他喘息未定,急忙解釋:“抱歉,昨日家裡出了事,我急切之下未來得及通知你便立刻趕了回去。耽誤了與你之約,請你原諒。”
藕生見他誠懇,便也不再生氣,只問道:“那你現在回來,家裡之事,解決了?”
夏元致遲疑一下,微微搖頭:“尚未。我此次回來,一是記得與你之約,不願失約於你;二是……”
他頓了下,道:“二是,我這次回去,怕是短時間無法前來,所以……希望你能去我家暫住些時日。”
藕生一愣,驀然間臉色微紅,說不出話來。
夏元致心中抱歉,又怕他不應,忙問道:“你可願意?”
藕生思慮半天,終抵不過心中所願,點了點頭。不過他又道:“我雖願意,但此事是定要先與我哥哥商量的。”
見他已應下,夏元致心中欣喜,自然點頭:“好,我隨你去找蓮生先生。若是他放心不下,也可請蓮生先生與我們同去。”
兩人在竹屋內尋得蓮生,向他說明來意。蓮生看著兩人良久,卻不言語。
藕生心中不安:“哥?”
蓮生低下頭去,輕聲道:“藕生去吧,早些回來便是。”
藕生心中喜悅,卻沒來由地有些不安:“哥,你陪藕生同去,可好?”
蓮生輕笑:“罷了!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