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達到那個目標,其前提條件就是改進你的記憶效能。
是要學習某一種語言嗎?你必須儘快記住它的語法和詞彙。
是要掌握新的職業的有關規則嗎?就必須儘快地記住它的細則。
是要贏得智力競賽的桂冠嗎?就必須準確無誤地記住所有相關的問題。
因此,我認為,成功的記憶,是你實現既定目標的必要手段;反過來說,明確的目標,又是促進記憶效能的積極動因。
實驗證明,你所達到的目標越近,其目標的驅力也就越大。
就像磁鐵,鐵距它愈遠,吸引力愈小;相反,鐵距它愈近,吸引力愈大。
假如你做某種瑣碎而討厭的工作,不管是體力的,還是腦力的,開始時,動作很慢,進展遲緩,你總是為那些冗長的討厭的事面愁眉不展,只得耐著性子去做。當工作快要完成的時候,你頓時感到有了希望,勁頭油然而來;越是接近尾聲,幹勁越足,效率越高。
這,就是目標的努力。
心理學家們曾做過這樣的實驗:被試者分A組在左邊,B組在右。兩方參賽人數及麥地裡開展田面積完全相同。惟一不同的是,A組這邊的田梗上,每隔3尺就樹立一面紅旗,而B組那邊則沒有。
兩組競賽者同時開始割麥,但結果卻不同。有紅旗招引的A組,其勞動速度遠遠快於B組。此外還發現,A組的參賽者是靠近終點,其速度越快、其效率越高。
第二天又做了一次同樣的實驗,不過,兩正好調個兒;這次,B組在左邊,有紅旗作標誌;A組在右邊。結果不言自明,B組的勞動速度、高效率超過A組。
你看,目標的驅力有多大!
還有一個實驗:把一隻小老鼠放在迷津中,讓它自尋出口,當它選擇了看似出口的目標後,便不顧一切地向那兒衝去;越接近目標,速度越快。等到跟前,才發現是死路一條,它又放慢速度,重新覓新的出路。很快,它又看到新的出口,便又一次衝過去,而且同樣是越接近目標,速度越快。
這種情況,心理學家稱之為“目標的斜率”。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體驗:一個球體自高坡頂端往下滑滾,其速度是越來越快。同樣的道理,人們越是接目標,其幹勁越足,效率越高。所謂“望梅止渴”,實際運用的正是這種心理效應。
比如,人們排長隊搶購緊俏商品,去的都很早,離商店開門還有很長時間,這時,人們多漫不經心,隨意交談,隊伍也七零八落,不成形狀。一旦開門時間快到了,人們就始緊張起來,紛紛排好隊,特別是看到商店裡有人出來開門,排隊的人更是緊張,不由自主地往前擠,以為越接近大門,就越有把握;越接近大門,購買東西的念頭也就越強烈。
這種現象,我們真是司空見慣了,而且多有親身體會,它實際就是“目標的斜率”在驅策人們行動。在這裡,我想向你介紹一種具體有效的方法,即:確立近期目標。換句話說,你要學會安排忘記程序,把你的長遠目標劃分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標,一個一個地實現,一個一個地跨躍,每當你到達一個近期目標,就能增強你的自信心,改進你的記憶效能,提高你的記憶速度。
當你達到了所有的近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