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暫時消退。當你必須完成某項工作時,未來時間觀念一定會佔得先機;當你已經完成了某項工作到了慶祝的時間,享受當下的時間觀念就佔據上風;當你在度假的時候,過去積極的時間觀念對你享受家庭的快樂來說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考慮到我們所做的研究,在承認西方國家公民已有偏見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理想的時間觀念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過去積極的時間觀念強烈;
·有適度的未來時間導向;
·有適度的享受當下的時間導向;
·過去消極的時間觀念弱;
·現在悲觀主義時間導向弱。
以上幾個條件糅合在一起能夠產生三方面優勢:
過去積極的感受為你提供了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轉換,過去的自我行為依然能影響到你。積極的過去給你繼續生活的勇氣,令你感受到家庭、傳統以及遺傳基因的巨大作用。
擁有未來時間導向,你可以想象一個充滿希望、樂觀以及力量的未來。未來給你一雙飛翔的翅膀,給你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自己的信心和力量。未來能使你做好一切準備,以逃避因為偏離了安全的、已知的方式,抵達目的地而產生的恐懼。
一個快樂的當下,能夠使你的生活充滿力量和愉悅。這種力量驅使你去探究人類、未知領域和你自己。享受當下是對生活適度的肯定,因為它能使你敞開心扉欣賞自然、感受一切快樂。
理想的時間觀念中極少包含消極的過去和悲觀的現實的認同成分。我們的研究發現這些消極的和悲觀的時間觀念不能帶來任何益處。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擁有消極過去或者是悲觀當下時間觀念都能把人的精神和肉體推向危險的邊緣。有一項針對荷蘭青年人的研究,研究物件是正常的青年人和臨床治療的精神病人。他們都完成了津巴多時間觀念表,還做了一組標準化人格和其他測驗。相對於正常人而言,精神病人則更多帶著消極過去和悲觀當下的時間觀。訪談結果表明,(其中包括一些精神病炫)他們大多缺乏自我控制和個人責任感,甚至很難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發現某些時間觀念竟成了出現問題的“預言家”。例如,當下悲觀主義和過去消極的時間觀念,成了自殺以及有自殺動機最明顯的徵兆。
一項英國的研究發現,這兩種時間觀念都與以下三方面相關,一是無法實現自我的低成就感,二是積極的人生觀和人生理想佔次要地位,三是消極的人生觀和人生理想佔主要地位。最近,有一項關於病人如何適應慢性疾病——Ⅰ型糖尿病的研究,顯示了時間觀念對疾病的影響。大多數女性參與者所表現出來的焦慮、悲傷以及憤怒都與過去消極和當下悲觀的時間觀念有關。那些能夠很好地適應糖尿病的病人都有著當下積極的時間觀念,並能夠推及將來,他們主動遠離消極對待自己當前病情的想法。通常,能夠很好應對過去和當下消極時間觀念並能樹立未來導向時間觀念的病人在治療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幫助大家改變過去消極的時間觀念,使大家儘可能地轉化為中間的或者積極的觀念。在研究怎樣才能讓你有建設性的改變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去南方”
在19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加利福尼亞州,經常能看到一些年輕的嬉皮士在路邊搭便車。到搖滾青年這一代,他們會舉著寫有自己想要去地方的牌子站在路邊,大多數時候都是去一些近途的城鎮,但是也有一些人就比較另類,他們會問:“加拿大,有人去嗎”,或者,“墨西哥,朋友你去嗎”。
一天,津巴多在舊金山到斯坦福大學的旅途中碰到了個搭便車的年輕人,他舉的搭車牌上簡簡單單地寫著:去南方。
一個叫莫西的年輕人(以下簡稱為“莫”),他跳進我的賓士車,並把他的大揹包和拉布拉多大犬也順勢塞進擁擠的後座。他已經辦理了當地一所大學的休學手續,開始旅行。在我們聊了一會兒之後,莫問我他可以抽菸嗎?“當然可以,為什麼不呢”我回答道,但我不知道他要抽的是大麻。我禮貌地拒絕了他要我和他分享那根大麻煙的慷慨邀請,不過,我很好奇他想去哪。
“你想去哪兒?我可是隻到帕洛阿爾託”,我說。
“怎麼都行”,莫說。
“你是去聖克魯斯嗎?”
“不是,只是到南方。”
“直接到洛杉磯嗎?”
“不是啊,我只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