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售,不僅日本持有的國債價值會嚴重貶值,而且美元也隨之貶值,當市場投資者預期到美元將會貶值時,將會拋售美元,吸收日元,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因此,日本不得不苦心支撐美國國債與美元的價值。此外,日本在政治、軍事與外交上都是美國的附庸國,只能服從美國的要求。
由於日元升值,相同的商品以美元標價比以日元標價更加便宜。或者說,在日本人看來,日本的商品與資產價格大漲,美國的商品與資產卻變得很便宜了。簡單地說,就是日元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結果,日本資金以直接投資的方式驚濤駭浪一般地湧入美國。1989年9月,索尼公司以高達48億美元的價格控股在美國娛樂界與華納兄弟公司、迪斯尼公司三足鼎立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同年,日本三菱公司斥巨資收購了美國標誌性建築紐約洛克菲勒中心80%的股份。
日元的升值也讓除日本外的其他亞洲國家的商品與資產顯得極為低廉。日本從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進口急劇增加,亞洲地區內的貿易額從1986年的1470億美元增長到1987年的1870億美元,增長了29%。日本企業還紛紛在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建設生產基地。1986年,日本松下公司就宣佈一項計劃,將零售價格在100元以下的所有產品的生產,從日本轉移到中國臺灣和新加坡。當時,由於日元幣值堅挺,日元在亞洲幾乎要取代美元的霸權地位了。亞洲國家在對日貿易中傾向於用日元來作為結算貨幣;在貸款中,亞洲國家也願意使用日元;日本的銀行也喜歡用日元來貸款,這樣可以避免匯率波動的影響。1987年,日元已佔馬來西亞外債的約1/3、印度尼西亞外債的1/3和泰國外債的40%。所有亞洲國家的中央銀行都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