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鵬點頭道:“天氣熱了,要備些清熱解燥的飲子,一旦南方下起雨來,我們便受不住了。”這是許大夫親口叮囑的,說蒙古人適應不了潮溼多雨的南方春日,還特意開了兩幅方子給他們,要每天早晚服用。
“是,主子,我這就去城裡看看。”小侍從麻利的幫他穿上對襟長衫,繫好了腰帶,便端著將軍洗漱完的水出了房門。
羅鵬則走到窗前,往外望去,偌大的一個縣城少有人跡,恐怕是因為這幾年的戰亂,城內的居民都逃到更安全的南方去了,不過只要大宋皇朝存在,戰爭就不會停止,叔叔是不會像當年金國一樣允許宋人退到南方休養生息的。
就在他出神思忖的時候,從城外的大道上走來了一箇中年喇嘛,此人手握禪杖,口唸經咒,而餘光卻在掃視四周,像是在找什麼人似的。
正在這個時候,趙孟昕已經穿戴整齊走出了客棧門口,小廝早就將馬匹喂好了草料,拴在了門口的木樁上。
他將布褡褳放到馬背上,摸了摸腰上彆著的龍泉劍,這是昨晚嘎爾迪親手交給自己的,說是可以防身,看來他已經得到了對方的信任。若想逃跑,易如反掌,但現在他沒心思琢磨這些。
他得弄清楚,他們此行的目的,在路上羅鵬和道長都沒有透露過半個字,斯熱也一無所知,這更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作者有話要說:
☆、神秘喇嘛尾隨而至
出場人物:
劉菻蒲(號瑤琴先生):明教分舵主之一(本書中明教有六位舵主,四位護法),年方四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善音律,清高且孤芳自賞。
喇嘛走到客棧門口,合掌說道:“阿彌陀佛,店家可否讓貧僧小住幾日?”
坐在櫃檯內的掌櫃連忙應道:“大和尚請進,小店寒酸,望大和尚莫要嫌棄。”他們店小沒靠山,怎麼惹得起喇嘛?大元的皇帝忽必烈信奉喇嘛教,因此喇嘛教就成了國教,這些喇嘛便享有特權,在外雲遊便可白吃白住。
“貧僧就收下施主的恩惠了。”喇嘛說完便走進大門,還回頭對整理馬鞍的趙孟昕微微一笑。
校尉總覺得這個喇嘛的眼神很怪異,不由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他從小跟著祖母學佛,也算是個漢傳佛教信徒,但對這些喇嘛卻不是太願意接近的。
喇嘛進客棧的時候,黃梁子從樓上走了下來,正好和他打了個照面。
黃梁子覺得此人不善,就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快步走出了大門。
“道長,我們一會兒去哪裡?”趙孟昕問。
黃梁子牽過馬答道:“去潁水。”
“哦。”他說完就抬起頭,恰好和樓上男子的視線撞到了一起,耳根竟然有點兒發熱。
“我這就下來。”嘎爾迪聽到他們的對話,便拿上馬刀,走下了樓。
三人一路快馬出了縣城,尋著潁河往南而行,期間黃梁子一直拿著羅盤搜尋方位,即便是外行也能看出這是在勘測風水了。
莫非元人想在南方建一座陪都?這是校尉最初的想法,上次他們確實曾在許昌南面的上空見到了降雨的白龍,龍興之地是很適合作為一國之都的,三國時,許昌也曾是魏國的都城。
見到黃梁子在河岸邊託著羅盤蹙眉沉思,嘎爾迪也跳下馬來,低聲問道:“此處可有龍脈?”
“有,但難成大事,且放任不管吧,太保所說的必然不是此處;今夜我便起卦,這樣就知我們該往何處走了。”他說完便將羅盤收進了隨身的布口袋內,跳上了馬背。
“柏彥,回客棧吧。”他對一旁對著潁水發愣的校尉說道,這一路上他們都沒親近,只顧著趕路了,今晚就和佳人好好巫山雲雨一番吧。
“好。”校尉調轉馬頭跟在兩人後面,附近風景宜人,清風拂面,讓他十分舒暢,潁水不愧是中原“神水”之一,此處人傑地靈,難怪會有神龍出沒。
剛才他們關於龍脈的對話,自己也聽得一清二楚,原來蒙古人是打算搜尋南方的龍脈,徹底搗毀大宋的萬年基業。作為趙氏皇族,他豈能聽之任之?可他乃是凡夫俗子,該怎麼對付精通風水術數的道士呢?可惜,他在大都呆的時間太短了,若是和唐鈺熟識了,他就能借明教的人同蒙古朝廷抗衡。
中午,吃過飯,羅鵬便走進了柏彥的房內,對躺在床上閉目養神的人說道:“這麼早就睡了?”
“無事可做,唯有睡覺了,何時動身?”他睜開眼問。
“聽道長的安排,我們出去走走吧?”天色還早,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