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說:“王俊,你可別損人,什麼東西也沒我值錢!一會你就知道。。。。。。哎呀,這。。。。。這。。。。。神了!這麼黑還能看見東西,不過你們所說的那2個人呢?我怎麼一點也看不見?”
劉飛、振宇、克洛澤也好奇萬分,當他們看了後,也目瞪口呆,夜視鏡一移動到眼睛上,立時,眼前變得光亮起來,周圍的人、物體居然可以看得見了,不過都是暗綠色的。黑夜中,在範圍50米內可以清楚地判斷人或物,150米以內可以分辨出個大致,200米…500米可以模糊地看出一些形狀。
王俊開啟頭燈,陳衛國開始翻看地上的屍體,這是一張年輕人的臉,看樣子是亞洲人,約有二十七八歲,身材高大,他穿著一套沙漠黃迷彩服,沒有戴帽子,長統皮靴上插著一把匕首,身上揹負著一個半人高的行軍袋,後頸上紋著一把匕首,手背上則是一個可怕的骷髏張著嘴。
那個士兵的手上至死還緊握著一把M1式加蘭德步槍,這讓陳衛國感到很疑惑,因為這是一種美國士兵常常使用的武器,是目前第一種進入現役的半自動步槍,即能自動填彈,1936年正式定型,1937年投產,用以取代美國陸軍的1903A1式步槍。與同型別相比,士兵使用這種半自動武器,即使在缺乏訓練的情況下也能達到較高的射擊精度,在實際戰鬥中步槍的瞄準系統效能更高,拆卸、擦拭、保養都更加有優勢。更重要的是在僅經過簡短訓練,士兵就能精確使用,並且它的射擊速度更快,足夠的彈藥,壓倒性的火力優勢常常能獲得戰鬥中的優勢地位。加蘭德步槍最有特色的還是它的8發漏夾,每當最後一發子彈射擊出去,M1的槍機會空倉掛機,彈倉底部的退夾器將漏夾丟擲,發出金屬碰撞的清脆聲響,提示更換子彈,我們在很多反映二戰的影片中都會看到這種場景,不過有時候也成為敵人判斷美軍裝彈時間的訊號。衝壓而成的彈夾有雙圓開口和單開口兩種,雙開口的不論上下都可以裝入彈倉,單開口只能開口向上裝入彈倉。每發子彈的彈底抵在漏夾後壁上,彈殼底部的拉殼溝槽卡入漏夾的內筋中,假如有一發子彈的彈頭伸出則其他子彈無法裝入,由於彈夾子彈外露,有時子彈不一定對齊雙圓開口,為了使子彈對齊開口士兵裝彈的時候往往在鋼盔上磕幾下使之對齊。
那個行軍袋是美國貨,但這種袋子就是中國軍隊中也是普遍使用的一種,裡面有彈夾、子彈、水電筒、食品、水外等,最多的還是一種看來好像電池一樣的東西,除此就沒有什麼發現啦。
陳衛國將電池跟手電筒比了比,發現它們並不配套,他想起了夜視鏡後腦處的那塊,拿過來一比,果然剛剛好,只要開啟上面的一個蓋子就可以塞進去。
陳衛國問王俊:“你是怎麼發現敵人的?”
王俊說:“我想應該是他們先發現我的,當時我半蹲在黑暗中,傾聽著周圍的聲息,突然有一種危險襲來的感覺,使得我開始向前移動,並舉起了手中的槍,然後拉動了槍栓,拉動槍栓的聲音在這寂靜的黑晚中顯得很響,但我認為主要還是我的行動讓他們以為我發現了他們,於是敵人先開了一槍,然後我想也沒想就開始還擊了。”
陳衛國說:“作為軍人,與生俱來就有著一種特殊的本領,能夠預感到即將來到的危險及可能要面對的危機,要不是這種預感的本領,等到敵人偷摸上來,那麼躺在這裡的只怕是我們啦。現在我們只是暫時度過危機,敵人已經知道了我們的存在。他們不知道有多少人,我們不知道,可怕的是他們人人擁有一副黑暗中可以看見敵人的夜視鏡,而我們只有一副,而且還不太瞭解它的使用;敵人的半自動步槍射程遠過我們的衝鋒槍,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衝鋒槍毫無優勢可言,我們甚至無法靠近敵人半步。看來現在,我們不僅僅要與天鬥、與地鬥、與自然環境鬥,更要與人鬥啦。”
十七、電站(2)
“蠍子”說:“啊哈,現在可是越來越熱鬧啦,想不到現在地下居然會有這麼多的人。”然後掰著手指頭算起來:“讓我算算看,我們6個,希斯那裡少說7個,現在這夥少說2個,7個加6個再加2個,15個。”
振宇說:“你還是算少了一夥人 ?'…'”
劉飛說:“不錯,那夥偷了壁畫的盜寶賊,如果他們真有本事出去,只怕這裡早就不會這麼熱鬧啦。”
王俊說:“也不對,如果蘇聯人也有份呢?你想想,他們的基地就建在這上面,不會有那麼湊巧的事吧?”
“蠍子”說:“哎呀呀,越算越多啦,還有沒有要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