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歆道:“他不願稱王,意在於此——只要不稱王,便可擇主而事。前臺之人可以是呂太守,亦可以是為呂公子,再可以是漢王你……”懷歆頓了頓,輕輕地道:“但凡他隱在幕後,便能儲存寒門的力量,無論天下風雲如何變幻,換的不過是前臺之人,他卻能穩坐後方。此舉對他是謹慎,對漢王徵戎卻是不利。”
古驁沉默不語,懷歆續道:“戎地難安,歷來如是。別說以漢中黔中兩郡之力了,歷代武皇帝,就是傾全國之力,都未必能下戎。如今漢王徵戎,雖然時過境遷,我軍與戎地之力此消彼長,又恰逢戎王崩而嗣子未定,大有可為。可萬一攻戎地時受挫一二,虞太守擔心寒門兵甲就此消損,而想換了前臺之人,又該如何?那時候,漢王在戎地征伐,可不在漢中鎮守啊。危機之際,是否從漢中增兵,是否從天水將糧草運至戎地,可就不是漢王說得算了。”
古驁看著隔著一張案几坐在對面,沉靜地剝絲抽繭般,緩言分析著形勢的懷歆……忽然有一種感覺,眼前此人,已非他在竹林中初見的那個少年了。
古驁尚記得,書院中的懷歆,獨自一人看書時臉上總有寥落之色;北地時的懷歆,談及國事總是憂心,談及家事友人卻又總是開懷;而如今投奔漢中的懷歆,那蒼白而俊秀的容顏上,再也不見了往日的靈動,而目光裡卻隱藏著一絲若隱若現的決絕。
古驁心道,既有了這份心意,懷歆今後,便再也不會被清高所羈絆。懷歆年少時曾說,‘這天下,還沒有我懷歆甘心服侍的人主’,如今,既然懷歆進謀於前,那句話便就此作古,懷歆現在,是他漢王的人了。
古驁緩緩地道:“懷兄這是……誅心之論啊。”
懷歆道:“若你是驁兄,我便不與你說了,因我素知你與虞太守有情誼;可如今,既是漢王,事關抗戎成敗,我不得不進言。”
古驁輕嘆一聲:“……你說得對,讓孤好好想想。”
看著懷歆告辭而去的背影,古驁陷入了沉思,虞君樊之勢力在漢中盤根錯節,在他尚未成為漢王時,在他只不過是出龍山軍統時,無疑乃助力,可如今他已是漢王了,是寒門名至實歸的統帥
——古驁自忖對虞君樊向來以誠相待,可虞君樊卻似乎瞞他良多。
此事,究竟該如何辦呢?
就在古驁思考的時候,古氏端著羹湯來了,一進門便看見古驁靠在榻上發呆,便小心翼翼地走了過去,說:“吃點東西吧。”
古驁點了點頭,道:“放這兒吧,我一會兒吃。”
古氏看了看古驁,她如今越發不敢與兒子說話了。自從住進了‘王府’,她甚至時常生出一些做夢般飄渺虛妄的不真實觸感。
她曾見過漢中將領官員們穿著錦衣,在古驁的書房方向進進出出,恭敬地喊著“漢王”的樣子,那時她不禁拽了古賁的衣袖,低聲問:“老頭子,你看見沒呀!你看驁兒,可威風了!”
剛說完,她忙捂住了嘴巴。丈夫是看不見的,她知道,怎麼適才一激動之下就脫口而出了呢?古賁微微一笑,並不以為意,倒是喊了古氏一聲,轉身走了。古氏攙扶著古賁,穿過亭臺樓閣,回到了古驁給他們二老準備的院子裡,古氏想著剛才的情形,心有慼慼焉地道:“這是咱們家祖上積了什麼德呀……驁兒真是出息了。”
“他命貴。”古賁撫了撫鬍鬚,微笑道。
古氏信服地挽緊了古賁,扶了古賁入了院子。
如今古氏站在古驁面前,有些手足無措地道:“哎呀,你又在忙,你爹說,讓你去看看你弟弟咧!”
古驁微微一怔,知道古氏口中的‘弟弟’,就說二狗那混小子了。二狗此次隨軍出征,據陳江說,但逢戰事,可謂一馬當先。後來重傷的他,是被人從屍體堆裡扒拉出來的,古氏看著血肉模糊的二狗被抬進王府醫治,一時間哭成了一個淚人兒。
此時聞古氏之言,古驁便點了點頭:“我知道了。待會兒就去。”
古氏點了點頭,又看了古驁一眼,這才走了。
古氏如今也穿了錦衣,是個叫陳江的青年人專門喊了剪裁師父,來給她裁的,她看著那麼多錦料,不敢選鮮豔華貴的,便指了指最普通灰暗的那一類。後來古驁看了,還讚了一句:“挺好的。”她聽著兒子的話,心滿意足地笑了。
古驁果然過了不久,便前來古賁的院子,還沒進門就聽見二狗大呼小叫著:“哎喲!可痛死我了,小胖子你輕點兒!”
“誰是胖子,你再說一遍?”一個嬌俏的女聲傳出。
二狗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