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每天下午八點更新,時間固定一點也方便各位閱讀。
誰好心點個“收藏作者”啊,蝸牛要被重度強迫症逼瘋了……
第五十二章
菜上得很快;顧之澤瞥了一眼,發現最貴的也就是那個海膽和龍蝦了;其他的也沒那麼“奢華”。他心裡多少鬆口氣;覺得這桌飯菜把他和李潤野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了地球和月球之間;還沒有拉大到地球和太陽之間。
劉丹收了電話走過來吃飯,常昊轉身去點酒;劉念張羅著給李潤野上壺茶;給“小朋友”來扎芒果汁。顧之澤咬了咬牙沒說話;可臉上的笑容漸漸僵硬了,他垂下眼睛盯著雪白的桌布;暗暗握住了拳頭。
“他不愛喝果汁,”李潤野瞟一眼顧之澤後攔住劉念;轉頭問,“之澤你想喝什麼?要不要嚐嚐當地的椰子酒?”
“呦,他能喝酒?”常昊帶著幾分驚奇問。
“酒量正經不錯呢,”李潤野含笑著說,“社裡吃飯他都能替我擋酒。”
常昊來了精神,嘁嘁喳喳地要求換座位:“我坐那個……小顧旁邊去,你們這群人都不喝酒,我一個人喝沒意思,正好有人陪。”
李潤野微笑著挪開椅子,讓顧之澤坐在了常昊和劉丹中間。起身時,他衝顧之澤眨眨眼,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顧之澤抿著嘴角點點頭。他當然能聽出來這裡的玄機:自己的確是能喝一點兒酒,但是從未替李潤野擋過酒,因為全報社就沒人敢灌李潤野喝酒!師父這麼說,只是不著痕跡地告訴在座的人,自己是一個能“喝酒”的成年人,而非只喝“果汁”的“小朋友”。
顧之澤心裡堵著的一團氣忽然散了一些,他長長地喘口氣,腰挺得更直了。
劉念顯然是心領神會,他從容地把酒水單遞給顧之澤:“小顧,你喝什麼自己點,別跟著常昊亂喝,他那品味……”
顧之澤微微站起身,伸手把單子接過來,禮貌地說謝謝,選了一隻價位適中的低度酒,劉念向他投來讚賞的目光。劉丹選了一支瑪烈斯歌堡,李潤野胃不好只喝茶,劉念要開車陪著李潤野喝茶。
常昊是個好酒的,菜還沒上齊就已經開始開喝了,顧之澤陪著他喝,聽他抱怨每次吃飯有多憋屈:“小顧你看,潤野不喝酒,劉丹只喝紅酒,劉念呢?人家上了年紀要養生,喝酒至多不過一兩,嘖嘖。”
“誰上了年紀?”劉念說,“我還不到45呢!”
“43了大叔,”常昊說,“小顧叫你叔叔你一點兒也不冤!”
“別五十步笑百步了,你今年也40了吧?”劉丹笑容可掬地,“你倆每次都爭這個有意思麼?”
李潤野不說話,滿桌掃過去發現有一盤子辣炒青蛤,直接轉到顧之澤跟前,衝他點點頭:“你愛吃的。”
隔著一個常昊,顧之澤覺得自己的眼神都飛不到李潤野心裡,多少有些不滿,憤憤然向著那盤子青蛤下筷子。
瞅著那幾個人嘻嘻哈哈地爭論,李潤野輕輕敲敲碟子說:“行了各位哥哥姐姐,都奔五十的人了就別爭了。”
一句話,換來一桌子的怒目。顧之澤把臉埋進碟子裡忍不住笑,覺得自家師父的毒舌真是橫掃天下。
李潤野藉機轉了話題,很快桌子上的人就聊起了當代新聞對社會批判的維度問題,顧之澤立著耳朵聽了半天覺得自己實在是不應該隨便插嘴,可心裡又憋著話,幾次三番欲言又止。這時,李潤野說著說著忽然轉頭問:“之澤,你覺得呢?”
顧之澤放下筷子,認真地說:“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提倡‘平衡報道’”
“1729年的理論,”劉丹放下巨大的紅酒杯,帶著幾分探究的口吻說。
“可是它真的適用啊,”顧之澤說,“本傑明。富蘭克林說‘當人們各持異議的時候,雙方均應享用平等的機會讓公眾聽到自己的意見’,這話聽起來簡單,但它很核心。現在正好是社會轉型期,利益群體的分化和社會矛盾加劇,媒介市場化帶來的競爭加劇就會更加激烈,平衡報道可以促進媒介生態平衡和社會良性發展。比如‘723甬溫特大鐵路事故’,很多新聞媒體就是忽略了平衡原則,導致大量的虛假資訊甚囂塵上,不但讓百姓陷入輿論混亂,還讓經濟損失翻倍
“那次事故是人為責任事故,與高鐵本身的質量並無關聯,可是媒體為了抓噱頭,報道失實,讓我們的高鐵海外訂購量驟減,那筆經濟損失不可估量,更別說裡面還有那麼多人、那麼多年的心血了,全都廢了。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媒體真的需要規範一下,從最核心的地方去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