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評價。即便常有爭論不清的時候,彼此都沒有真的動氣。因為他們在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把這部電影儘可能拍到最好,以及真正地成為令世人震驚的最佳拍檔。
齊安君導戲的習慣是把整部電影最重要的一場戲作為殺青,並且邀請各界媒體親臨現場,以此作為殺青前最後一次的宣傳。然而,這樣的安排對演員的演技要求很高,不但要在這麼多人面前表演,甚至要把戲演得更好。
原本齊安君對最後一場的安排是宋子言和趙捷兒的感情戲,可是,他始終對趙捷兒的演技看不上眼,更不要提開放探班讓大夥兒圍觀。而見宋子言的發揮越來越驚人,他便調整了拍攝安排,把全劇的高潮放在這天拍攝。
這段情節是全劇最扣人心絃的部分,經過了十多年的起起伏伏,男主角重新回到了電影工作,並且獲得國內權威獎項的最佳男主角提名。雖然早在當年就拿過這個獎,但是,在經歷了這麼多風風雨雨以後,再度接近這個獎項的機會對方來說是非同尋常的。這是對他重新迴歸的肯定,也是對他從再次崛起的安慰。他需要這個獎項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更需要讓世人看到由他引起的這場“二次革命”。
這場戲分為兩部分,臺下的暗潮洶湧,以及臺上的光芒四射。上午,在拍攝前半部分的時候,宋子言已經表現出驚人的演技。角色與角色之間暗藏的關係,主角本身的緊張而期待,還有那種壓抑在謙遜之下的自信,只是幾組鏡頭的拍攝,宋子言便將這些情緒把握得當,每一個眼神都好像是一齣戲,相信透過後期的剪輯會有更好的效果。
下午,齊安君的身後圍了一群記者,而前方的舞臺上只有宋子言和另一位男演員。這組鏡頭拍攝的是宋子言拿獎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