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表面所產生的電荷為正電荷。在構成油玉米粉漿的微小澱粉顆粒靠近這種正電荷時,它們所帶的負電子被拉向氣球。正負電荷的作用類似磁極的作用,負電吸引正電,反之亦然。現在澱粉顆粒面向氣球的一側負電較強,結果使澱粉顆粒背向氣球的另一側正電更強。因為氣球所帶的正電荷與澱粉顆粒所帶的負電間的相互吸引,所以油玉米漿會向木勺運動。澱粉顆粒偏正電的一側由於沒有氣球或類似的帶電負荷牽扯,因而不能阻止被拖著運動。
油玉米漿整體變稠的原因是,雖然由於油的絕緣作用,電荷不能在澱粉顆粒之間運動,但是卻會依次相接聚集起來。而澱粉類顆粒接近氣球的帶負電的一面,被前面顆粒背離氣球且帶正電的一側吸引,因而使所有的澱粉顆粒堆積得更加緊密。
附註:
玉米粉是一種有著許多用途的產品。顧名思義,玉米粉是用玉米制成的。它富含澱粉,因此在美國其名字是“玉米澱粉”。它被廣泛用來為各種醬類製品增稠。不過它在烹調上的優勢在於,只有在加熱時它才會產生增稠作用。如果只是在少許涼水中加入玉米粉則不會有增稠作用發生。但是,把這樣的混合物倒入加熱的湯中或者是湯煲中,水和澱粉分子就開始互相黏結。澱粉分子不斷擴大,並隨著其擴大不斷捕獲水分子。在大約65℃,澱粉的這種結構裂解,形成篩狀連結的澱粉和水分子,防止了水分子的自由運動,因而產生了稠稠的醬。
※虹※橋※書※吧※。
第21節:對準了再倒
對準了再倒
如果倒奶的速度太慢,為什麼奶會從奶盒底部滴流下來?
當然,不只是奶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像把橘子汁和湯等很多液體從容器中倒出時,如果傾倒太慢,都會灑在地板上或把鞋子弄髒。避免這種情況不是那麼容易。在往玻璃杯裡傾倒時,如果當時容器很滿,則除了微微灑出一些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其他選擇。
所需的材料
一盒奶或其他什麼飲料
一個玻璃杯
一塊抹布(隨後進行清潔)
如果想進一步展示這個效果,還將需要:
一個直立的圓柱體(洗乾淨的酒瓶即可)
一支點燃的蠟燭
如果實驗者非常有信心,還將需要:
一個頭發吹乾器
一個乒乓球
要做的事情
開啟奶盒,往一些杯子裡倒奶;改變倒奶的速度,這樣便可以在盒底見到從奶的滴落到一股奶的細流。
會看到的現象
倒奶的速度較低時,奶會順著盒子邊緣滴淌而下,然後才落地。這個落地點應該是那塊抹布及時跟進的地方。倒奶的速度較快時,奶會流得很自如,你會帶著信心把玻璃杯倒滿。
究竟發生了什麼
當盛滿液體的盒子傾斜時,其中的液麵會抬高,向盒子的開口處運動。隨著盒子更加傾斜,液體湧向開口,在開口處形成壓力。除了這個壓力之外,還有表面張力作用在液體之上,表面張力傾向於把液體拉向盒子表面。在較高的傾倒速度下,該壓力要比表面張力大得多,液體將以一種順暢的方式離開盒子,沿一條預先期望的拋物線流向玻璃杯。
然而,在低的傾倒速度之下,會達到一個狀態點。此時表面張力足以使液體流動的路徑改變方向,這樣一來,液體流不會乾淨利索地離開盒子口,而是附著到盒子的上部表面。一旦實現附著,倒出的液流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會傾向於繼續黏著在該表面,形成被稱為“康達效應(Coanda effect)”的現象。當液體流過凸起的表面時,這種效應就會發生,這時在液流和凸表面之間會產生內向的壓力,有效地把液體流吸向表面,就像水龍頭流出的一股小水流會沿著一把勺子的彎曲背面流動一樣。
表面張力和康達效應聯合作用的結果,使一些奶液奇怪地跨過奶盒頂面亂淌,流到奶盒的側面,並最終快速地流到地板或你的鞋子上。
康達效應俗稱附壁效應,是以亨利?康達(Henri Coanda; 1886—1972)的名字命名的。亨利?康達發明了用兩個燃燒室推動的噴氣飛機。當時他把兩個燃燒室置於飛機的前部附近,在機身的兩側各置一個向後噴射氣流。讓亨利意想不到的是,在引擎點火後,噴出的火焰緊貼著機身的兩側直噴到機尾,而不是沿直線噴向引擎出口的後方。康達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地研究,並由於這個效應的發現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