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華爾街戰爭 作者:津鴻一瞥

1923年的貝爾斯登公司曾經熬過了1929年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大蕭條,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家美國華爾街巨頭走入歧途呢?

貝爾斯登雖然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但並沒有晨鐘暮鼓,守著公司的家底吃老本。相反,它的員工評價它是一個“具有草根精神和遊擊習氣風格的公司”。凱恩正是這種風格的縮影。他公開宣稱只僱用PHD,PHD不是指高高在上的,從大學象牙塔裡走出來的博士(PHD),而是貧窮(Poor)、飢餓(Hungry)和一心想賺大錢(Desire for money)的人。貝爾斯登喜歡聰明、肯吃苦的員工,至於他們是不是長青藤或是哪個名校畢業的,他並不在乎。

1985年,奇奧斐加入貝爾斯登。他和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在金融衍生工具中最冒險的產品,命名為Klios。在他的帶領下,在2004至2005年間,貝爾斯登共集資100億美元。他的金融衍生產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金融市場,創新不斷,變化無常。奇奧斐一手炮製的生錢機器,最後不光不能為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反 而成了公司衰落的罪魁禍首。

草根精神和游擊隊習氣,保證了貝爾斯登作為以經紀業務為主的投行的成功,但反過來,具有草根精神和游擊隊習氣的人往往不守紀律,缺少自我約束。就像來自地底的能量,一旦爆發,無以約束。那時,貝爾斯登急於求成,對高盛那種高風險、高利潤的自營業務懷有妒嫉之心。不光有樣學樣,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它的目標越來越冒險,採取的方式更加極端。這使貝爾斯登偏離了穩健的正途,走向了自我毀滅的道路。在過去的10年裡,正是由於貝爾斯登努力發展其抵押相關產品這塊業務,才導致了它的垮臺。金融衍生產品譜寫了一個近百年公司的最後輓歌。

可以說,貝爾斯登死於金融衍生產品。它讓我們想起第一個死於金融衍生產品的銀行和一個名叫李森的人。

BFS的倒閉

一切都要追溯到1992年7月17日,那天,李森剛聘請了一位業務員。

當期貨開盤時,李森試著與這位新進員工熟稔一些,但因為當天的交易狀況十分的熱絡,李森一直找不到適當的機會。

等到當天期貨收盤時,李森發現了這個業務員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而這個錯誤已造成公司不可挽回的損失——這位新進員工把原本該買進的口數全部填寫成賣出的口數。因此,一旦客戶要履行轉倉動作時,霸菱期貨公司新加坡分行(Barings Future Singapore,簡稱BFS)可能會因此損失2萬英鎊之多!

當時李森才受聘於這家公司數個月,而且只是一個與霸菱期貨總公司相隔數以千里之外的新加坡分公司內的小主管而已!

是將今天所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他的上級報告呢?還是乾脆隱瞞整個事件?當天晚上,李森徹夜難眠,後來,他做出決定,要隱瞞這項錯誤。

這個看似難題的決策,從初衷上,他其實是想為自己的屬下掩蓋一些失誤責任,但是誰也沒想到這個事件宛如滾雪球一般,導致了這家全球知名的財務金融機構在三年後面臨了倒閉的厄運。

他更沒有預見到,他的這個行動,開啟了“衍生性金融產品”的“潘多拉的盒子”,預示了16年後從美國開端,繼而引發到全世界的一場“世紀金融風暴”,一場排山倒海的“全球金融海嘯”。

李森本是草根出身的業務員。草根出身的人勤勤懇懇,但也容易冒險。李森1989年加入霸菱銀行,先是後勤辦公室的小職員,由於表現出色而被派到新加坡工作。

此後李森平步青雲,到20世紀90年代,他的年薪及花紅超過100萬美元。之後,李森在期貨交易中押注日本股票價格和利率的走向。

第一章 大崩盤(3)

1994年年底,李森判斷日經225 指數可能會在19000點左右盤旋,因此他賣出許多執行價格介於18500~19500點的雙鞍契約(straddle)選擇權。只要日經225指數不大漲或大跌,李森便可收取選擇權的權利金而獲利。

不料1995年1月17日,日本發生坂神大地震。1月23日,日經225指數一日內暴跌1000多點。

此時,李森已遭受2億多美元的損失,但是李森並未就此認賠出場。為了挽救雙鞍契約部位,李森加碼買進指數期貨試圖拉抬期貨價格,並賣出指數賣權來支應期貨保證金。其間,霸菱銀行總行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