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華爾街戰爭 作者:津鴻一瞥

爾斯登(Bear Stearns)一直是華爾街一家值得尊敬的標杆企業,它穩佔債券市場“五哥”的地位,尤其是在抵押擔保債權市場,它曾經非常風光。

這是一個具備貴族“血統”的企業,作為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在美國債券市場擁有數一數二的交易量,市場交易員曾經送給它一個稱號——“聰明的交易者”(Smart Trader)。

同時,貝爾斯登是一家嚴格經過市場淨化的企業,素以風險管理健全、投資謹慎小心而聞名,號稱“華爾街上分析、評估與控制風險最嚴格的公司”。

在華爾街董事長高層權貴圈層中,貝爾斯登公司最大個人股東兼執行長詹姆斯?凱恩(James Cayne)以正直、正派經營為大眾所熟知。他倡導“一言既出,實現承諾”,因此,對待不守規矩的人,詹姆斯?凱恩在處罰之際絕不手軟。

“生活在十分墮落、處處都有極大誘惑的環境中,隨時都必須警惕小心,潔身自好”,詹姆斯?凱恩曾以這樣的話語告誡身邊的員工,希望他們能夠專注事業,遠離是非。

但就是這位穩健與低調的詹姆斯?凱恩,卻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挑戰。他萬萬沒有想到,正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公司旗下那些浮躁的員工選擇避險基金,操作風險最高的債券,過度利用財務槓桿,以至捅下公司創立八十幾年來最大的紕漏,結果自然是損失慘重。

在受害投資人揚言聯合控告公司與主管機關紛紛上門調查的雙重壓力下,處於漩渦中心的詹姆斯?凱恩煩惱之至,一年來瘦了9公斤。

為了自己的信用,也為了避免引爆危機,詹姆斯?凱恩決定貸款數十億美元,協助兩檔避險基金渡過難關,然後再慢慢收拾殘局。

不料,美國房市開始嚴重衰退,爆發次級房貸違約風潮,兩檔避險基金投資的這類債券遭到重創,資產價值嚴重虧損,債權人於是扣押兩檔避險基金的融資擔保品,兩檔避險基金因此瀕臨倒閉。

2007年6月,51歲的基金經理拉爾夫?塞歐菲管理下的兩隻基金——貝爾斯登基金和高階信貸策略槓桿基金因為次級抵押債券出現嚴重虧損,價值曾經超過200億美元的基金最終不值一文。

這兩隻基金是次貸危機中最先倒掉的一批基金,貝爾斯登的噩夢也從此開始。

2008年3月,初春,貝爾斯登的財務狀況令凱恩感到滿意,他覺得心裡踏實:他手上大約170億美元的本金。即將釋出的第一季度財報,更能讓貝爾斯登在市場廝殺中獲得被尊敬的資本。但意想不到的是,市面上開始聽到謠言,說貝爾斯登面臨流動資金的問題。超乎所有人預料的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來自市場做空者散佈貝爾斯登面臨危機的資訊。這又是一個“蝴蝶效應”。沒有想到,一波滔天巨浪,竟始於“青萍之末”。對未來市場結構的變化的一點點資訊,都要引起高度重視。

2008年3月13日,接任凱恩的新CEO艾倫?施瓦茨(Alan Schwartz)不得不撥通美聯儲的電話,向美聯儲搬救兵。他告訴美聯 儲主席伯南克,貝爾斯登“需要被拯救”,否則就要申請破產。3月12日早上,他接受記者訪問時還表示公司的流動性狀況良好,並不存在危機。而在這之前的一個週末,當時仍任董事長的凱恩離開紐約總部,還去了底特律參加一場橋牌聯賽。看來貝爾斯登的確有些問題,但問題不至於嚴重到把公司毀了。當然,對市面聽到的“謠言”,公司也沒有迎頭痛擊。這是公共關係的失策。對迫在眼前的災難反應遲鈍是貝爾斯登公司高層的通病。貝爾斯登既然給謠言擊垮,170 億美元家底給人頃刻掠走,只好聽天由命。就在此時,摩根大通對“她”很有意思。“山姆大叔”自告奮勇當“媒婆”。摩根大通能夠在一個週末迅速出手“迎娶”貝爾斯登,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美國相關政府機構的全面介入。

第一章 大崩盤(2)

美聯儲迅速撮合摩根大通購入貝爾斯登,目的是防止引發“系統風險”。其主要原因與CDS 市場有關。所謂CDS,即Credit Default S(信用違約掉期或信貸違約交換),是一種轉移交易方定息產品信貸風險的掉期安排,類似於保險合同。它要求CDS的購買者對某一時期債權人的信貸風險進行擔保,債權人向此購買者支付一定的費用,一旦債權人的貸款出現違約現象,信用違約掉期或的購買者將補償債權人的損失。信用違約掉期或市場規模龐大,目前總值達到62萬億美元。

始建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