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天橋,連想指了指前面:〃就要到了哦,路口有一個個大大的牌坊,進去就是。連艾第一次來時,電視里正放瓊瑤的《煙鎖重樓》,她非說這個是貞潔牌坊。〃
風疏狂看了過去,除了路口的的匾額,比較舊的民房,都是現代化的建築。
〃這裡很有名的,叫文廟。〃
風疏狂一眼望去,沒看到廟。
第二十三章
從很有些年代的匾額下走過,風疏狂只覺得這是條沒什麼特別的街道。
左邊是書店,右邊是民居,破牆開出來的幾間小店,捲簾門都拉著,從招牌可以看出,都是賣些時尚東西的小店鋪。
再走下去,左邊是少年宮,右邊是學校,然後,仿古的建築,應該就是所謂的文廟。
短短小小一條路,才五分鐘,就是一個來回。
雨不大但密密的,撐著傘,也沒有多大用處,風一刮,雨都吹到身上,好在羽絨衫外面的布料,不吸水。兩邊的民房裡,隱隱傳來些聲音,路上難得有一個人,撐著傘的兩隻,反而顯得突兀。
走了一圈,又重回路口,雨一下子又稀了不少,只有偶爾的幾滴,收了傘,連想拉著風疏狂向少年宮走去。
淺色的建築物,看來只有四五年的樣子,應該算新建。鐵門鎖著,進不去,只能從外面張望,連想拉著風疏狂立在門口,向裡指。
〃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才四五歲,這裡老舊老舊,紅磚的房子,說是少年宮,可是隻有學齡前兒童才會多看它一眼。那時候,兒童樂園裡時新那種浴池一樣的幼幼游泳池,半米多高,橡膠的,圓圓一隻,就放在那個角落。我盼了一個夏天,可是那裡面,除了垃圾多一點,從沒見過它盛過水。那時候,這裡還有個小小的兒童劇場,每個星期天下午,都有免費放映動畫片。五六十個的位子,總是隻坐了一半。我第一次去,他在放《匹諾曹》,第二個禮拜,還是《匹諾曹》,我看了一個半月的《匹諾曹》,終於知道為什麼人不多了。後來,等到妹妹大了一點,也來,聽說,那裡換了片子,不過,我已經不屑去看了。〃
連想兩手抓著門上的欄杆,恨不能把頭都伸進去,又回想起以前。
〃想想,自己進去看,等到結束,爸爸就在門口等你。〃
〃哇~~~~~爸爸不要想想了。〃
〃那想想和爸爸一起去前面的文廟。〃
〃不要,爸爸和想想要一起看電影。〃
父子兩在門口展開拉鋸戰,裡面的片子還沒放,外面已經先開演。
再走下去,是文廟,緊閉著大門,連想一推,竟然開了,拉著風疏狂進去,門又吱呀一聲被關上。
看起來都是用石頭砌的,嶄新嶄新,穿過前面的天井,又是木門,走進去,開朗的一片,只有後面的堂裡,隱隱可以看見一座孔子的像。
〃阿想,這個也能算是廟?〃風疏狂疑惑。
〃這個,也才重修了七八年,還維護的很好,看不出,以前當然不是這樣。以前,這裡都是木頭的房子,搭的木頭的廊。
連想把風疏狂拉回天井,右邊是買紀念品的小店,連想指了指。
〃這裡,以前是個。。。。。。反正就像茶館一樣,七八十平米的樣子,放著許多方桌條凳,前面是個小臺,每個星期天,都有票友聚會表演,爸爸有時就會帶我來看。都是七八十歲的老頭,就我爸爸一個三十多。琴啊什麼的都是自己帶來,在上面咿咿呀呀的,一唱,還上癮,別人拉了都不下來。這裡不收場地費什麼的,也有賣茶水,兩毛錢一杯,可是大家都是自帶茶壺,對著嘴就上,有時空了,拿他們的熱水瓶倒水也不要錢,一天下來,不用消費一分錢,服務員也還是笑眯眯的,他自己就是票友。我爸也會唱,可是每次都帶我下午來的,別人已經登臺,就再也輪不到他。放今天,就是麥霸。這裡的大多數凳子都沒用,到最後,誰還坐著,都站著叫好,偶爾唱破嗓也會被人哄下去,可是這樣,大家也都高興。〃
〃前面,是個人工的小水池,裡面的水從沒見它清過,還有幾片焦黃的荷葉子,爸說裡面有養紅鯉魚,肯定是他眼花,那麼濁的水,不養死了才怪。〃
〃有一年,旁邊還搬來了電動馬,才幾個月就被搬走了,除了我,哪個小孩子會來。〃
〃後面,聽說供著孔子的像,木頭的樑子,刷著紅漆,又破又舊,沒燈,暗暗的,陰沉陰沉,沒人來,那麼陰森恐怖,拍個鬼片就是現成的佈景。〃
〃以前,這裡有書市,可我那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