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備祭品做什麼?”

“祭拜龍王爺呀!”

蔣啟鴻一愣,笑著搖頭,“都到揚州了,還不放過我?”

雨墨捂著嘴悶笑,“老爺千叮嚀萬囑咐的!在京城的兩年,您可一回都沒落下。”

“明天吧,明天清明節。”

雨墨樂不可支,“太好了,明天的揚州城那叫一個熱鬧。”

明天的揚州城——果然熱鬧,熱鬧到什麼程度?

——整個惶惶華夏莽莽神州從東海之濱到荒原大漠根本就找不到能與其比肩者!

話說,揚州城地處長江與大運河交匯口,南連江南北通京畿,人文薈萃鹽商雲集,乃天下首富之城,因此,大明世人的終生夙願就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揚州自古為魚米之鄉,城中河道湖泊縱橫交錯如同蛛網一般。等閒想見著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那您是來錯地方了!偶爾老天憐憫,讓某個小土包高出地面,揚州老百姓可下逮著機會了,簡直感慨萬千痛哭流涕啊。於是乎,這山上琳琳種種萬廟雲集,文廟、武廟、軒轅廟……這是儒教的;普渡寺、香林寺、觀音庵……這是佛教的;三清觀、八仙殿、萬福宮……這是道教的。

列位可能要問,俗話說得好啊,“一山不容二虎”,諸位尊神要是為爭地盤橫眉冷對大打出手,揚州老百姓就不怕腦袋搬家?

怕?怕就不這麼幹了!您是沒看見啊,還有更雪上加霜的,舉凡鍾馗、土地、文曲星、龍王爺、灶王爺外加閻王爺……甭管入流不入流,一股腦蓋個小廟立個土像全往這山包上堆。您還別不信邪,扒開荒草繞過山壁,您還能看見壘個土龕插柱線香供著狐仙、蛇妖、蜘蛛精呢!這幫妖精都不怕,揚州老百姓還真想不起來要怕!這山上整天香火鼎盛煙霧繚繞,站山腳下抬眼望去,嗬!失火了?

每年清明,但凡在揚州任職的外地官員,不分文武,日出時分,隨揚州知府從山腳步行至山巔,進軒轅廟祭拜華夏祖先。一路上,豪紳伴行、百姓跪拜,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世人插柳、遊湖、賞花、吃田螺……地上滾著蹴鞠,天上飛著風箏,空氣中飄蕩著酒香、肉香、葦葉香……當真應了那句千古名言——為報傾城隨太守!

這就是揚州清明節祭祖踏青與金陵元宵節賞燈猜謎、蘇州重陽節登高眺遠、浙江錢塘江觀潮演軍並稱吳越四大盛事的原因。

雞鳴報曉,朝霞映天,蔣啟鴻起身登轎,出庭院,過二十四橋,沿瘦西湖堤岸逶迤朝龍王廟進發。雨墨朝老鴇子皺眉,“媽媽,走得動嗎?給你僱乘小轎?”

老鴇子正巴不得,連聲道謝!

不久,來到山下,遊人如織,販夫走卒沿路叫賣,鬱鬱蔥蔥的松柏叢中,山嵐蒸騰,隱隱傳來梵唱聲。

雨墨湊近窗欞,低聲說:“公子,您看,陳浩東在那邊。”

“是嗎?”蔣啟鴻持摺扇挑開窗簾,啟眼看去,路邊茶亭中,三五個富商大賈正圍桌高談闊論,一個眉清目秀的男子特別顯眼,三十出頭,別人奴僕成群,他光桿一根;別人錦衣華服,他布衣素鞋;別人神色恭敬,他倒好,別看穿得寒酸,人家拽得很,鼻孔朝著天眼睛斜著地。

窗簾滑落,蔣啟鴻說:“上山。”

龍王廟遙遙在望,坐落於半山腰,小廟快倒了,四壁坍塌,風一吹,塵土飛揚,仰望屋頂,嗬!滿天繁星?當然了,這是晴天。如果是雨天,您再抬頭一看,嗬!水簾洞?

蔣啟鴻往龍王爺面前一站,上下打量,突然很想笑,這龍王爺漂亮得緊啊——身上彩繪斑斑駁駁,臉上五官模模糊糊,缺胳膊斷腿,蜘蛛網東一纏西一繞,快織成漁網了,這龍王爺還挺配合,困在網中央,拖著兩條鯉魚鬍子。

擺齊祭品,點燃蠟燭,蔣啟鴻撩袍跪在蒲團上,喃喃說道:“往日多有不敬,雖叩拜十數年,卻從未心懷虔誠,萬望恕罪,王爺在上……”頓了頓,垂下眼瞼,半天才笑說,“……岳父大人在上,多年來承蒙恩典,諸事平順,請受小婿一拜。” 雙手合十,閉目默唸須臾,叩行三拜。

起身插上高香,蔣啟鴻越過塌敗的窗戶,檢視小廟的斷壁殘垣,耳邊傳來人語聲,似乎近在咫尺,又似乎遠在天邊,摺扇挑開梨樹枝,走至樹下,朝蜿蜿蜒蜒的盤山小道瞧去,但見——

春意融融的山路上,一眾官員在百姓的目送中款款交談,散漫著拾階而上。為首一位年輕官員,緋色官服,持摺扇指著路旁一樹桃花,對身後武將不知說了句什麼,武將欣然而笑。

蔣啟鴻也欣然而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