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與景差何年何月才能再見。
目送著朱雲進了屋子,景差也打算跟著進去。不料,屋裡出來了張禹。
景差見張禹朝著自己走了過來,也停下了腳步:“張大人。”
張禹走近景差,在他耳邊低聲說道:“朱家已經答應與我們聯手,那個朱雲,用得!”
景差點了點頭,眼裡便見到剛進屋的朱雲又走了出來,揮著手,招呼他進去。
景差一笑,那笑容卻散不進心裡。
【3】
歲除的晚上,才真正叫得是“除夕”。常言道:“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便是說,除夕的時候,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徹夜通宵,用“守歲”的方式來慶賀新年。
果不其然,這夜色一暗,街道上就熱鬧起來。
門前屋後,大人伴著孩子,挑起木竹點上火苗。那木竹“吡啵”直響,即所謂的“爆竹”。
張禹也應景地從山中採了一些竹來作“放炮”之用。他打燃了火折,衝著景差道:“來,這爆竹本是小孩兒玩意,你來!”
景差卻有些扭捏。自從家中遭了那樣的罪過,他便再沒心思耍這些小孩子的把戲。接過火折,景差卻不知如何是好。
“慢吞吞的幹嗎,還是不是男子漢大丈夫。”竇姬推了景差一把,示意他快些將爆竹點燃。
景差被竇姬一推,孩子的倔強勁上來了,還真是愣在原地,一動不動。
“景差,朱大哥和你一起放如何?”最後,還是朱雲化解了這小小的尷尬。
那火折一碰上竹竿,便“霹靂啪啦”地爆開來。
張禹在爆竹聲中哈哈大笑,竇姬則在炮火聲中拍手鼓掌。就連朱雲,也衝著這炮仗咧開嘴笑得開懷。
景差剛開始很不適應,他衝著街道上的其他戶人家瞧去。
人人家門口都站滿了老老少少的一家子,小孩子們自然是歡天喜地。大人們的眼角眉梢也透露出自在快活。
新的一年的到來,也許並不是時間上的流失。他在人們的心中,更代表了一種新生的希望。今年的不如意,全都拋到腦後,待來年,重新生出憧憬。
景差被這熱鬧歡愉的氣氛所感染,眼角邊也不自覺地笑開來。
炮竹過後,照例是各家各院的開飯時辰。張禹府上也簡單地置了新年的飯菜。
雖說不是把酒言歡,但也是其樂融融。
晚飯過後,竇姬便準備收拾東西將堂屋裡的小嬰孩帶回宮了。
朱雲見到孩子,小聲地在景差耳邊問道:“這就是先皇的遺孤麼?我聽父親說,這皇子自小生長在雪山上,是真的麼?”
聽朱雲這樣直白得問話,讓景差相信朱家真的是下了決心要幫助張大人的。只是,這孩子的來歷,還真不是可以隨便說出口的事情。
“你怎麼這般愛打聽。”景差隨口胡謅了幾句“恩恩啊啊”,算是敷衍。朱雲也沒有再追問。
一行人著竇姬到了宅子的門口。那裡,已備好了馬車,準備迎接竇姬娘娘回宮了。
【4】
竇姬抱著孩子,孩子在她的懷裡不大自在。樣子怕就要哭出來了。竇姬見狀,連忙哄了起來:“乖乖,乖乖,淮兒不哭!”還真有一點做母親的風範。
張禹跟在這對“母子”的後頭,眼睛一直盯著那個孩子,看得極其專注。他眼中藏揶著的慈愛,以及一點一滴的捨不得,卻是被其他人所忽略了。
“哇哇”孩子終於還是哭了出來,那哭聲在除夕的晚上格外的讓人難過。
朱雲聽著這哭聲,自己都有些不忍心了:“你們誰來哄一鬨,怎麼越哭越難過了?”
竇姬也是著急,這孩子如此地哭鬧,可怎麼悄悄帶進宮?
“娘娘!”馬車裡下來了一個小侍婢,手上拿著一個球狀般的東西:“娘娘快些把這個東西帶上,一會兒到了宮門口,就不好說了。”
竇姬手裡哄著孩子,哪有那個閒功夫。她煩燥得很,嘴裡“嘖嘖”幾聲。
“我來吧!”這邊,景差走上前來,小心翼翼地抱過孩子。
竇姬正想要阻止,景差就已經接手了。
景差掏出先前的那把玉笛,放到了小嬰孩的手邊。
說來也怪,孩子一見這把玉笛,便止住了哭鬧,咂咂嘴,抱著玉笛乖乖睡覺去了。
這時的南宮淮還是小人兒一個,以至於他長大後居然完全不記得與景差他們幾人的這次小小的聚會。而這玉笛的故事,還是景差多年之後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