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寶琴竟然想嫁給王剛,還真嚇了一跳,畢竟倆人的年齡相差太大,而且,當時沐七手底下有好幾個有官身的人,都有意娶寶琴,在這年代,主母的心腹丫鬟,可絕對是相當搶手的,顧婉又是王妃,若是寶琴好運,當個三四品的官太太,都沒有問題。
王剛也不錯,可論前途,比沐七手底下的人差得遠,完全沒有可比性。
奈何寶琴就是相中王剛老實,據說王剛還在涯州打理一品齋,沒被顧婉召進京之前,她就已經決定了,顧婉也只有笑著祝福,發還了身契,還給她準備了一份豐厚的嫁妝。
後來想想,顧婉也覺得寶琴的選擇不錯,至少王剛知根知底,人又老實憨厚,顧婉的生意,多靠他打理,再加上一開始就是顧婉的心腹,和顧婉情分不同,寶琴嫁給他,絕不會受氣,要是嫁給了官員,即使有顧婉做靠山,也缺些底氣。
第二百零七章三年
一轉眼,又是一個三年!
這三年,慶朝還算平靜,外敵達瓦族一直很安生,沒隨便挑事兒,沐延旭勵精圖治,朝內的情況也不錯。
像降級襲爵之類會觸動世家大族利益的政策,都磕磕絆絆地實施起來,縱然不是那般順利,反彈卻也算不上很嚴重,如今世家勢力,勳貴階層,還有寒門子弟,在朝廷上形成微妙的平衡,所以大面上看來,還真有幾分盛世的兆頭。
只是有一點兒,還是沐延旭的子嗣問題!
沐延旭的年紀不小,可膝下空虛,底下的臣子們,無論是不是一心為公的,都很著急,一開始還好,沐延旭的壓力不大,因為趕上先帝逝世,他要守孝,便是底下的臣子再著急,也沒有攔著皇帝為先皇守孝的道理,但等到孝期一過,所有大臣的目光,就都開始盯著萬歲爺的後院。
這麼長時間,皇宮裡又添了兩個讓御醫檢查過,身體健康,身材也適合生養的嬪妃,偏偏就是沒有喜訊傳出。
不說大臣們,便是皇室宗親,都開始不安。
好在沐延旭威望日隆,一時半會兒,到還彈壓得住,事情沒有鬧得太大。
顧安然一步步地往上爬,在大理寺做了一陣子,又在戶部幹過一段時間,去年被顧南扔到宣州去做了刺史,也算得上是簡在帝心的人物。
只不過慶朝官員外任,沒有帶老婆孩子的先例,顧安然出京。扔下方素和兒子在家裡,到讓方素掛念得很,偶爾也頗有幾句抱怨之詞,便是顧玥。也蔫了好久回不過神。
劉衎和陳文柔依舊身體健康,生下的兩個女兒才三歲,正是最好玩的時候。兩口子把所有心思都擱在閨女身上,那樣的寵愛,一開始顧婉都有些怕,擔心這倆人養出一對跋扈囂張的姐妹花,索性劉衎也好,陳文柔也罷,在教育上還是很有一手的。雖然寵愛女兒,可倆丫頭小小年紀,就表現得大方得體,完全可以想象,多年之後。又是兩個陳文柔一樣的貴女。
一想到十幾年後,會冒出兩個陳文柔來,顧婉就忍不住眉眼直跳!
至於顧婉和沐七,還是老樣子,沐七數年如一日地被沐延旭壓榨,顧婉把王府上下也打理得不錯,自己的生意更好,一品齋的店鋪開遍了大江南北。
而且,透過柳木頭他們的努力。再加上顧婉的資料幫忙,造紙術和印刷術發展挺快,已經能造出比較便宜的紙張,也有了活字印刷技術,顧婉就和朝廷一起組建了‘大庸日報’,和幾個師姐閨蜜。還有師傅辦了一份兒報紙,叫‘大庸新事’。上面連載大庸的趣聞八卦,也介紹新近流行的髮型衣裳首飾等等。
報紙雜誌這個行業,如今也算是挺興旺的,除了朝廷創辦的以外,還有有商戶自己創辦的,五花八門,顧婉偶爾看到,還頗有成就感。
不過,還是隻是‘大庸日報’和‘大庸新事’這兩份報紙知名度最高,不說‘大庸日報’上偶爾還能看見皇帝的筆墨,就是‘大庸新事’,就有如今大庸最神秘,也最受男女老幼追捧的飛卿居士寫的文稿連載。
要說飛卿居士的文章,到也算不上最好,至少,比不得很多大名士的文字,卻是非常的新鮮有趣,還時不時會有發人深省的觀點出現,尤其是,他很擅長講故事,寫出來的故事無論是蕩氣迴腸的英雄秘史,還是柔情蜜意的才子佳人童話,都極為吸引人,在這個娛樂活動實在罕有的年代,這些文字故事,還真能讓人看得欲罷不能。
…………
臘月,天公作美,萬里無雲。
顧婉端端正正地坐在布藝沙發上,對著用上好的紅木鑲邊的玻璃鏡上下照了照,調整了一下鬢角的玉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