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丫頭在屋裡,雜音眾多,太不清淨!
算盤還是顧婉到了大庸之後才給做出來的,以前都用算籌,雖然她以前在二十一世紀,也學過撥算盤,可比起前世用了幾十年的算籌,總覺得也方便不到哪裡去,可來了大庸,人手不夠的情況下,顧婉想了想,還是把算盤折騰出來,她用不慣,想來這些還沒養成用算籌習慣的小丫頭們,會覺得算盤簡單容易快速得多!
果然,比起繁瑣的算籌,寶笙、寶琴更愛算盤,自從學會使用算盤,倆人就人手一個,再也不碰那些裝在袋子裡,很佔地方的長長短短的東西,才練習了不到半月。算賬的速度居然比顧婉一點兒不慢,顧婉看得都眼紅,也忍不住讓人做了一個金玉的小算盤,有空就拿在手裡撥著玩。一開始還是有點兒彆扭,可用了一陣子,就顯出好處。算盤能替代算籌,果然有其道理。
寶笙和寶琴又糾結了半天,扭頭看自家小娘子。
顧婉失笑:“那些帳,我可沒看,你們還是去問三孃的好!”
當主子的要不會放手,什麼都管,那還要下人作甚?
寶笙、寶琴無奈。只好抓過一個剛買來的小丫頭,玉香,一本正經地道:“你在這兒伺候小娘子,要盡心,別多話。聽見沒。”
玉香今年才十一,是才從人牙子那兒買來的,是大庸附近的林家莊人,家裡是做豆腐的,生意還不錯,只是孩子太多,她有三個姐姐,一個哥哥,還有兩個弟弟。三個姐姐兩個已經出嫁,三姐姐也訂了親,正在家備嫁。
這年頭,女孩子出嫁之後若想過得好,無論如何也要有些嫁妝,家裡大哥又到了讀書的年紀。玉香她爹還想送兒子讀書,算來算去,家裡的錢是絕對不夠的,玉香看著爹孃,姐姐哥哥都在發愁,腦袋一熱,就跑去把自己給賣了。
玉香長得周正,家世清白,又能說會道,很是機靈,路三娘挑人的時候,一眼就相中了她,正好寶笙、寶琴的年紀漸長,馬上要嫁人,就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