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也讓柳木頭給我造個避暑的別院。”
顧婉頓時笑了:“師傅哪裡會缺避暑的莊子,弟子這兒,也就是依山傍水,才顯得涼快些罷了。”說著,連忙又奉上一杯紅棗茶,讓自家師傅潤喉,一雙眼睛眨呀眨,做乖巧狀,等待自家師傅說話。
顯然,陳文柔親身到訪,不可能只是為了小女孩兒要長大了這點兒事兒,若是有什麼叮囑的,派手下的嬤嬤走一趟就成,還比她更經驗豐富呢。
陳文柔眯了眯眼,慈愛地看著顧婉,拍了拍她的頭:“別多想,師傅就是來看看你,小丫頭,你最近莫要出門,老老實實呆在家裡,要是有官府的人登門,就說病了。”
陳文柔說話沒頭沒腦,似乎真是閒來無事,跑到小徒弟家蹭吃蹭喝,喝了杯茶,吃了點兒點心,又給愛徒留下功課,就打道回府。
直到第二日,涯州刺史府的人,連同濟民堂的兩位坐堂大夫親自登門,顧婉才知道自家師傅是什麼意思。
原來衙門的人聽說顧婉有治療瘧疾的藥方,這才登門求教,藥方到沒什麼,顧婉很乾脆利落地扔給濟民堂的大夫去研究,不過,官府有意組織一批民間大夫,和醫官們一起,到便民所,深入災民中去治病救人,而顧婉自己,然也在名單之內,還是領頭人,卻讓顧婉有些意外。
顧婉是顧家的千金閨秀,可不是大夫,又沒開著什麼醫館藥鋪,無論如何不該找到她的頭上,刺史府來的小吏卻是氣氣,說是濟民堂的王賢民王神醫,一力推薦,說顧婉的醫術超凡脫俗,在涯州無人能比,又有治好瘧疾的經驗,這個重擔,非她莫屬。
一開始,刺史府的人是希望王賢民主持大局,不過,王賢民藉口京城有貴人遣人來求醫,他必須去京城,沒時間留在涯州,這才推薦了顧婉。
一聽說是王賢民的主意,顧婉一口回絕,只說她不是大夫,醫術只會皮毛,不敢擔此大任,請另擇德高望重的醫生做主。
要是答應做這個主管,萬一疫情嚴重,指不定朝廷還會給她定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讓她來承擔責任,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她可不會做。
不過,顧婉還是答應下來,要去幫忙救助災民。
在她心裡,她確確實實是個大夫,該有的醫德,絕不可少。
顧婉要去幫忙,家裡沒人同意,陳文柔也皺眉,後來想了想,嘆了口氣,到沒阻止,藥王陳伯卻很高興。
按照這位老頭的說法,‘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一個好醫生,無論如何都要德才兼備,德在才先。顧婉能有仁心,這才有點兒他藥王弟子的摸樣。
顧婉到不怎麼認同這種說法,她還是覺得,對醫生來說,當然要有醫德,可醫術最重要,沒有醫術,醫德再好,也不算醫生。要是讓她選,她可是寧願選一個醫術好,卻不怎麼講道德的大夫求診,也不樂意讓一個只有醫德,醫術很差的大夫看病!
朝廷說是派來了醫官,實際上,這些醫官只願意呆在醫館裡面,根本不樂意去災民中間,就怕自己也染上疫病。
顧婉至少用不著擔心自己的安全,乾脆聯絡了一批,膽子大,仁心仁術的大夫,坐著馬車,車上裝了好幾盆黃蒿草提煉出來的藥丸子,見人就分,有病治病,沒病預防,沿路也講一講預防瘧疾和其他傳染病效果好的藥方,畫下圖來,讓人按圖索驥去採藥。
沒多長時間,整個涯州,到處飄散起藥湯味兒,尤其是顧家附近,鬧得錢嬸子他們天天燃香薰屋子。
第八十五章偷香
顧婉和大夫們的努力,還是相當有效果的,畢竟,涯州並不是瘟疫的源頭,狀況比外地可要好很多,疫情很快就被控制住,再不曾擴散,大多數病人也陸陸續續地痊癒了,死了不過幾十人。
幾十個人死去,放在二十一世紀,肯定是大事故,可在這個亂世,就是不鬧災,尋常一州之地,一日死亡的人數,也不會比這個更少。
“小娘子,香湯已經準備好,您舒緩舒緩吧。”
剛回到家,見過大哥,寶笙就笑眯眯扶著自家小娘子進入浴池。
把顧婉安頓到白瓷砌成的半人高的水池中,準備好香胰子和香精,兩個丫頭就退了出去,顧婉在現代社會,染上的毛病,沐浴的時候,不喜旁人服侍。
帶著些許藥香的熱水,蒸氣瀰漫,彷彿將顧婉骨子裡的疲憊都浸了出來,整個身體不覺輕盈許多,香噴噴的天然無刺激的沐浴露,給本就柔滑的肌膚,更添了幾分細膩。
泡完澡,顧婉細細地把保養用的香精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