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薛雲上出來,溫來喜又老淚縱橫道:“殿下,老奴該死,當真不知皇上竟已病重成這般了。”
薛雲上睥睨而下,冷冷道:“你們的確該死。”說罷,便讓人將老保公和宋志來拿了送慎刑司,憑這二人如何呼喊告罪。
董閣老和鄭承付這才忙躬身上前來。
薛雲上揹著手,對他們道:“皇弟從前雖有大錯的,可到底與父皇父子一場,便與親王禮葬之。”
董閣老和鄭承付齊聲道:“是,殿下。”
就在眾人以為皇帝又要長時昏迷不醒時,皇帝卻又在次日醒轉了過來,且還能下地來了。
經御醫們一番診斷,薛雲上知道這不過是皇帝的回光之兆。
而皇帝自己似乎也知道了,所以他把人都打發遠了,只留下薛雲上說話。
“上兒。”皇帝雙眼瞧不見,伸手四處摸索。
薛雲上忙握住皇帝的手,“父皇這裡風大,還是進去說話吧。”
皇帝緩緩搖頭道:“讓朕再坐坐。你也坐。”
薛雲上只得斜簽著身子在皇帝身邊的交椅上坐了。
“熙兒他……”皇帝想說什麼,卻又忽然哽咽得什麼都說不出口了。
薛雲上跪下道:“請父皇恕罪。兒臣擅自做主將皇弟以親王尊榮葬於宗親陵。”
皇帝嘴唇發顫,連連點頭道:“憐愛手足,何罪之有。”
說畢,皇帝就要拉起薛雲上。
薛雲上起身道:“只是皇弟的封號,還要父皇擬定才好。”
皇帝兩眼渙散著抬頭看天,半晌方道:“他就以‘哀’為封吧。”
這一字便可見皇帝對廢皇子的悼念,且“哀”也通“愛”,又可見皇帝對這個兒子的愛憐。
所以薛雲上輕嘆了聲,便答應了“是”。
薛雲上正要起身去辦,卻又被皇帝叫住了。
“從前朕與你家書往來時,還道襄郡王是有眼無珠的。那麼好的一個孩子,竟然瞧不見。可等朕成了你父親也是一般的不識好人心。”皇帝自嘲的一笑,又對薛雲上道:“讓你受委屈了。”
薛雲上垂眸默然了好一會子,才道:“父皇,其實兒臣也是出於私心。”
皇帝道:“不管你出於何種私心,卻終究不是害人之心。”
說著,皇帝喘了好一會子氣,又道:“其實朕何嘗不知熙兒是不堪重任的,可他終歸是朕的兒子。說起來終究是朕的私心害了他。”
薛雲上輕輕給皇帝撫著胸口順氣,道:“天下父母誰不想自己兒孫承繼家業的。”
皇帝笑著拍拍薛雲上的手,很是欣慰地笑道:“祖宗社稷交到你手上,朕很放心。”
薛雲上一面給皇帝蓋毯子,一面道:“只是兒臣到底年輕,還要父皇多多多教導才好。”
皇帝還笑道:“你倒是不避諱。也罷,朕也知道你對鄭國公的情分,日後你要重用鄭國公一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只是鄭國公如今一早翻身,只怕心思不小。帝王術就在於平衡之道。至於日後有分量制衡鄭國公,又無關於大局,身份上還無礙的人,你心裡可要有數了。”
薛雲上忖度了須臾,道:“父皇以為皇叔怡親王如何?”
聞言,皇帝一拍手道:“怡親王可不就是個好人選。怡親王從前還算是個人物,隱忍藏拙。只是如今嫡子被廢,太后被朕壓制,逼得他不得不露出鋒芒。如今他也和你撕破臉了,可他料定只要他不犯錯,你定不能拿他如何,所以朕把他留下,往後你只管隨他去,他沒有不全力以赴制約鄭國公的。還有就是……”
這日,皇帝教導了薛雲上許多政務,之後皇帝便道了乏睡去了。
只是這一覺,皇帝便再沒醒過來。?
☆、第 184 章
? 半夜響起的鐘聲,幾乎將整個京城的人驚醒。
待再聽清鐘聲是從何處傳來時,許多人便再不能眠,都驚惶難安地吩咐家人將家裡內外一干顏色鮮豔之物都一概摘下收起。
而凡在京中的官員都忙忙取出白絹裁之的吊服,烏紗帽亦以白布包裹。
諸位宗親王爺與內閣,連夜進宮。
沒多久,京城便戒嚴了。
唯襄王府太妃被鐘聲驚醒後,數了數鐘聲敲響的次數,冷笑一聲道:“咱們周家,總算又熬出頭來了。”說罷,太妃又安安心心地睡下了,管他外頭燈火通明,人驚惶往來。
而鄭國公亦是聽聞鐘聲後,露出了得償所願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