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來的較早,張家灣的村民大多剛吃早飯。劉猛決定先拜訪方婆婆的鄰居之一,小萌的家。
小萌家裡大門開著,甘飛飛直接將小萌喊了出來,同時,小萌的父母、爺爺奶奶也都跟著出來。一家子人先是對甘雙雙、甘飛飛一陣噓寒問暖,可以看得出來,先前甘家和小萌家處的不錯。接著,小萌一家子對劉猛這位校長自然也是一陣寒暄,迎進了屋裡去。
瞭解劉猛的來意之後,小萌父母看向了兩位老人,很顯然,這兩位老人是對甘成、方婆婆最熟悉的。
老爺子抽著煙,咳嗽了聲開口了,道:“幾十年前,我們張家灣都是姓張的,直到甘成兩口子來,才算是有了外來戶。甘成和方嬈雖然都說這一口外鄉話,但人都很不錯,所以很快就融進了我們張家灣。當年他們託人弄戶口時,都報的是漢族,所以我跟他們做了幾十年的鄰居,還真不知道他們是少數民族。”
劉猛聽了這話,心中一動問:“張大爺,當年他們說的外鄉話,你還記得多少?”
劉猛想的很簡單,只要知道甘成、方嬈說的是那一族語言,那找人就有方向了。
然而,張大爺卻是一笑道:“劉校長,你弄錯了。他們說的是帶著南方口音的普通話,而不是他們的家鄉話。”
劉猛這才明白,自己把“外鄉話”三個字理解錯了。
“那張大爺想想,他們夫妻兩還有沒有其他特別的地方?”劉猛再次追問。
張大爺道:“說到特別,兩人剛來的時候什麼地方都特別。不過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卻是甘成吹簫,他吹得簫聲很特別,很好聽。”
這時甘雙雙插話道:“我怎麼沒見爺爺吹過簫?”
張大爺笑道:“不錯,甘成只是剛來張家灣的那幾年偶爾吹幾次,後來雙雙的父親出生,他就再也沒吹過了。”
劉猛問道:“張大爺記得那個簫什麼樣子嗎?”
張大爺道:“哪個簫形狀古怪,我也說不清楚。不如你們去甘成家找找,說不定就藏在哪兒呢。”
這話讓劉猛大受啟發——是啊,當年甘成、方嬈很可能帶了一些本族的東西過來,只要能找到那些東西,判斷出是哪個民族的,找人就有希望了。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選!】
第130章甘成的刀
因為甘家的房子是六七年前甘雙雙的父母結婚後蓋的,所以還只是平房,不像現在,家家戶戶都是單門獨院,兩層小洋樓。
甘雙雙有自家的鑰匙,每週她都會抽時間回來打掃一遍家裡。所以進去後,劉猛發現屋裡相當的整潔。
“你爺爺、奶奶的房間在哪裡?”劉猛直接問。
“那一間。”甘雙雙指向西邊的一間房道。
劉猛進入甘成、方嬈的房間,在甘雙雙的默許下開始翻找有兩人身份特徵的物品。房間並不大,陳設也不復雜,很快劉猛便從一個陳舊的木箱中找到了目標物品,一把形狀古怪的笛子。附帶的,還有一把刻著奇怪銘文的寶刀。
而正是這把寶刀,讓劉猛產生了驚喜的感覺。
這把刀兩尺多長,陰沉凜冽猶如一曲流水,刀身較為狹細。最特別的是刀尖,是一個明顯的半月形,也即是有兩個刀尖,類似兩尖叉。刀柄則是用材料不明的繩子細密纏繞著,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手工製品。
上大學劉猛先來無事的時候,也曾在網路上瀏覽過許多寶刀的圖片解饞,而這種刀恰好是劉猛看過的——戶薩刀,也叫做**,出自最善制寶刀的阿昌人。
那麼,甘成的民族也呼之欲出了,如無意外,就是阿昌族!
為了確定甘成的身份,劉猛在兩人房間又仔細搜尋了一番,沒有什麼發現之後,就帶著那古怪的簫和**回到了桃園小學。上網搜查那個古怪簫的資料,很快就確定了是阿昌族的另一樣代表物品,三葉簫。
根據網路上資料顯示,阿昌族的男子一般都佩戴著這兩樣物品,**和三葉簫。**用來打獵、對敵,而三葉簫則用來追求心愛的姑娘,向其表白。兩者都非常重要,基本上是不離身。
由此,劉猛終於可以確定,甘成應該就是阿昌族人。
可當進一步搜尋阿昌族資料時,劉猛卻發現事情遠比他想的要麻煩。
阿昌族在南詔雖然不到三萬人,但卻分為好幾個部族,阿昌族只是國家給這些個部族的統稱。這些都只是字面上的,至於那些連國家都不知道,沒有字面資訊的小部族,就更多了。
並且,阿昌族都居住在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