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亂臣賊子 作者:天淨沙

聽說,此番曹丕決堤放水才打敗了他們。只是,河水改道,民不聊生,妾身聽說大將軍在兗州賑濟流民,妾身也想盡一番綿薄之力,不知可否?”

“當然可以,只是,不知道夫人打算如何行事?”

“妾身手中還有一些銀錢,就用他們來買些糧秣,贈與百姓吧”

李賢微微頜首,“夫人善心,我代兗州百姓在此謝過了”。

貂蟬紅著臉,道:“實不相瞞,這些財物多半是取自兗州,如今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李賢愣了片刻,方才恍然。

感情這些財物都是呂布在兗州得來的呀……

章武二年,各地無戰事。

連年征戰,連年討伐,如今好不容易暫息兵戈,李賢決定施行一項謀劃已久的政策。

無論在何時何地,人才的都是最重要的。

李賢若想結束亂世,離不開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援。

前幾年,招賢館的設立雖然招攬了大批人才,可是,李賢擴張的太快,招賢館徵召的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各地的需求。

如今,冀州、幽州、兗州、荊州盡入囊中,這本是天大的好事,不過,卻帶來一個極為迫切的問題:官員!

征服一個地方,最穩妥的方式就是換上自己的官員,推行自己的政策。

可是,由於人才的匱乏,李賢不得不暫緩官員更替一事。

連地方官員都不能徹底信賴,這樣的城池即便打下來又能如何?

地方豪族俱是牆頭草,李賢實力強大,他們便投靠李賢,若是曹操大軍來攻,說不定他們又會改換門庭。

若想牢牢控制地方,必須掌握地方權力:財權、軍權、政事權。

一直以來,李賢知道自己的短板所在,只是沒有機會補救。

如今,好不容易空閒下來,李賢決定做成這一件大事!

公開取士,統一招募士子官員。

歷史上,隋煬帝楊廣為了對抗關隴門閥,想出開科取士的科舉制度,此舉一出,門閥大為震動。

自古以來,官員俱由地方豪強擔任,開科取士,無異於釜底抽薪,直接挖斷了豪強壟斷地方的根基。

相對於孝廉制度,開科取士讓寒門士子看到了魚躍龍門的機會,這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其實李賢才不管他進步不進步,只要實用就好。

毫無疑問,科舉制在實行了一千多年,已經證明了它的效果,確實是維護統治的良藥!

一刻鐘之後,田豐、徐庶等人齊聚大將軍府。

李賢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說道:“諸位,我打算公開取士,擇優錄用”。

徐庶並不意外,實際上,自從李賢設立招賢館,他便知道早晚有這一天。

田豐倒是震驚的很,“使君,這公開取士與招賢館有什麼區別?”

李賢耐心解釋起來,“名義上,招賢館只是郡府設立的機構,館內招攬的人才也只是受我委派,事後才得到朝廷承認,可是,此番公開取士就不同了,只要他們透過考試,便是我大漢官吏的一員,是有品級、有俸祿的!”

田豐激動不已,“使君,此舉一出,當盡收天下士子之心!”

漢時文風極盛,尤以荊州士子為多。

一直以來,由於李賢出身低微,郡望士子拉不下臉面前來投靠。

如今,如果能有一個臺階讓士子們緩衝一下,想必李賢很容易得到支援。

糜竺倒是表達了不同意見,“使君,設立招賢館已經引起了諸多非議,若是公開取士,名門望族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只怕他們會鬧出事情呀”。

李賢明白,治理天下,離不開郡望大族的支援,一味的打擊不是辦法,只有拉攏一批,分化一批,這樣才可以徹底收服地方。

“無妨,開科取士雖以才能為先,不過,也不是說徹底絕了士族的上進之路,只要他們派出子弟前來,我們可以酌情錄用嘛”

徐庶頗為贊同,“使君所言極是,眼下正值用人之際,一味苛求公平,只會將助力推倒敵人那裡去,不過,在下認為,郡望士子可用,但不可大用”。

李賢笑道:“也不盡然,只要德才兼備,我可以給他們機會”。

徐庶不再否認,只要李賢心中警惕就可以了,沒必要針鋒相對。

又商議一番之後,李賢便寫好奏章,交到了皇宮。

畢竟是大事,事先與太后、皇帝通通氣,省得小人挑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