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走了過來,劉璋指著地圖道:“你這次只帶兀突骨將軍留在幽州的山地藤甲兵和一萬大宛騎兵,前往柳城與趙雲和兀突骨匯合,兩人直接作為你的副將備戰遼東。
但是不要直接進攻,你派出信使叫公孫康斬殺袁氏兄弟和軻比能,同時想辦法讓袁氏兄弟和軻比能知道,待兩方火併,一舉拿下。
記住,其他的人頭本王可以暫時記下,軻比能,必殺。”
“保證完成任務。”王越大聲應命。
“其餘眾將整軍備戰,隨時準備橫掃冀州。”
“是。”
待眾將退下,黃月英對劉璋道:“主公,對公孫康,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劉璋坐到一旁,喝了一口茶,薊縣的土產茶葉還真不錯,抬起頭對黃月英道:“沒什麼不厚道的。”
劉璋這樣想,不止是因為公孫康或許將割據一方,而是黃月英說的公孫康心向漢室不太對,據劉璋瞭解,歷史上公孫康雖然進攻高句麗,但是他的主要目的,是用這個行動去除曹氏對遼東的擔心。
遼東在與高句麗作戰中,才能明白告訴曹操,遼東對曹操是沒威脅的,實際上公孫家僅僅是想建立一個獨立王國而已。
其實劉璋對曹操袁紹孫策這種希望一統天下的諸侯,沒有什麼反感,反而是那些胸無大志只想當土皇帝的人,心存厭惡,這樣的人才是分裂國家的罪魁禍首,中國許多領土都是這樣分出去,慢慢變成別的國家的。
所以這樣陷害公孫康,劉璋沒有任何壓力。
河北,殿堂中一片死氣,幽州的失陷,異族軍的全軍覆沒,迅速澆滅了世族的求存之夢,他們完全沒想到只過了僅僅一年,川軍竟然變得這麼強。
原來的川軍就夠厲害了,而根據這次幽州戰報,川軍的騎兵出現連善射善騎的異族軍碰到都只能被屠殺的優良兵種,步軍無敵的藤甲兵更是擴充了好幾萬,這樣的陣容,還要河北怎麼打?
第939章必死無疑
“仲達先生,你倒是想個辦法啊。◎文學館名文官對司馬懿說道,司馬懿低著頭沉默無語。
司馬懿也沒想到這一年時間,川軍發生這麼大變化,如果還是一年前的川軍,司馬懿還能絞盡腦汁的想辦法應對,想辦法固守。
可是現在?士兵數量,士兵戰力比人家差了好幾個檔次,糧食也是對方多得滿倉,打不起,守不起,耗不起,拖不起,就算古代的軍事家全部聚集在鄴城,誰又能有什麼辦法?
司馬懿這個歷史上最擅長守的謀士,這時是真的黔驢技窮了。
“恨生於世家啊。”司馬懿心裡說了一句,以前的司馬懿從來沒有過這個念頭,不是因為他多看重司馬家的實力,而是司馬懿是個隨波逐流的人。
司馬懿的行事原則,就是隨大勢而動,絕不刻意違逆大勢,自信只要把握住的時運,一定能成就功業。
司馬懿也是一直這樣做的。
可是現在,司馬懿發現自己跟不上大勢了,因為自己的身份,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身份,因為身為世家,所以不得不與世家一起殉葬。
在這個山窮水盡的時候,司馬懿看準了大勢的方向,卻不能順時而動,心裡的苦悶可想而知。
“讓壺關的郝昭帶兵撤回鄴城,黃河全線棄守吧。”司馬懿說了一句。壺關在世族派出大量親信整軍後,曹彰就被架空了,現在徹底被司馬懿親信武將郝昭代替。
司馬懿的眼光果然是準確的,郝昭年紀輕輕,卻精善守城,壺關兵員很雜。其大多心懷不軌,郝昭在這種情況下,死死抗住了川軍的進攻,防線沒有絲毫鬆動。
也就是因為這個郝昭,鄴城的官員們才能睡個好覺。
“什麼?鄴城和黃河棄守?”
聽了司馬懿的話,一大群文官炸開了鍋。
“這怎麼行?黃河以南的河洛之地有川軍張任的三十萬軍隊,壺關外十幾萬軍隊,如果全部放進來,豈不是引狼入室嗎?”
“如果幽州川軍南下。我們鄴城拿什麼抵擋?而且現在冀州到處都是民變,要是愈演愈烈,恐怕我們想撤回來守城都不可能了。”司馬懿大聲道。
“匹夫之怒,以頭搶地爾,那些賤民造反能有什麼作為。至於幽州川軍,不是還沒有南下嗎?我們提前撤防,這不是提前讓川軍發動總攻嗎?”
“苟延殘喘,不可理喻。”司馬懿第一次在眾人面前發怒,狠甩衣袖,大踏步出了殿門。
“你,你……”沒人想到一向死氣沉沉的司馬懿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