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2 / 4)

小說:大唐楚霸王 作者:老山文學

了。所以清河崔氏之前發生的事情,成了滎陽鄭氏的前車之鑑。

上百的家丁死士,在這一天夜裡守衛著滎陽鄭氏的書房,這裡存放著那被鄭氏家族視為性命的《論語》。準備將這卷東西轉移到另一個地方,而此時鄭氏家族的族長鄭鐸,也出現在這件書房裡,這一次他是專程從京城趕了回來,只是為了抓住楚留香,為他們這些世家爭一口氣。只要抓住了這個蠡賊,那麼不僅僅是保住了祖宗留下來的《論語》,還能借機傳揚出崔氏不如鄭氏的訊號,讓自己家族在進一名。當初在編寫《氏族志》的時候,因為主持者是崔家的,所以清河崔氏排在了第一,之後因為李二不滿排名,所以更改了,但是天下這些世家大族卻是不接受李二改過的那一版本,反而信服崔氏主持編撰的那一版本。

天下氏族,崔氏當先。這一點在大唐所有的大小世家中,決計時暢通無阻的通行證,這一點別的排在前面的世家全都眼紅不已。所以這一次有機會扯下崔氏,自家上位,這位家主大人將京城的渾水都不顧了,只為了打響自家的名聲。因為他信心滿滿的憑藉自家這些家丁私兵,一定能捉住楚留香。(未完待續。。)

第九章 鄭氏家事

滎陽,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就連李二也在十幾年前在這個地方以三千鐵騎,大戰竇建德十萬大軍,最終獲得勝利,才迫使盤踞於洛陽的王世充投降唐朝。甚至這裡在後世羅貫中書寫的《三國演義》中也有著經典戰役,那就是滎陽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當然說起滎陽還不得不說滎陽盤踞的大世家——鄭氏,當初李二也是得到了這個家族的支援,才能大破竇建德,從而奠定了大唐一統天下的大好局面。所以這個家族雖然在之後的這些年裡一直和其餘幾大世家站在一起,共同抵制李唐王朝。可是在李二心中還是惦念著那一分香火情。這一點從李二登基之後,別的世家都是調換到不甚緊要的職位,而鄭喬依舊穩穩的坐在禮部尚書的位置上就能看出一二。

且不說這些歷史緣由,且看現在,李寬穿著天藍色長衫,手中摺扇搖著,大搖大擺的走進了滎陽城。在城門口很多士兵在職守,盤查著。但是卻沒有一人上前阻攔李寬進城。這些士兵之所以在這裡盤查,是受了鄭氏的交代,說是有一個江洋大盜,流竄至滎陽一代,所以才會盤查的如此謹慎。可是誰會想到這個他們心中的江洋大盜會這樣大搖大擺的進城?而且身穿綾羅綢緞,手持一把怪異的扇子,氣勢風度不凡的像是一個世家公子。

在這滎陽城,因為有鄭氏盤踞於此。所以五姓七望的公子們時常會來這裡,結交鄭家的幾位公子哥。所以見到這樣風度翩翩的年輕公子,這些守城計程車兵是不會上前盤問的。誰知道這是不是那些大家族的少爺呢。要是被攔下,說不得會被一通責打,甚至打殺了也沒人申訴。這樣的事情在之前也發生過,這些守城計程車兵久而久之就不再阻攔這些像是公子哥一樣的人物了。

一路看著比起清河郡要來的繁華的街道,李寬慢慢踱步,在這個時代因為交通不便,所以各地之間的風貌是大相徑庭。不像後世的繁華都市。差不多都一個樣。所以這些東西往往給李寬不一樣的感觸。看著百姓各自為了自己小小的家室忙綠,看著面帶風塵之色,卻仍舊滿腔熱誠的商人在叫賣自己的商品。李寬心中稍稍安定下來。這個世界或許不像後世那樣繁華,但是不管是百姓還是匠戶,全都是性情質樸,哪怕是被稱為奸商的奸猾商人也都是賣的貨真價實的東西。不像那個只存在自己記憶中的那段繁華歲月。大家都在爾虞我詐。為了利益可以肆無忌憚的踐踏尊嚴,可以拋卻人格。

滎陽鄭氏的府邸,修建的是異常的奢華。硃紅色的大門上面鑲嵌著赤銅鑄就的銅釘,獸口銜環,在硃紅的大門上顯得異常的莊嚴肅穆。上邊門楣上的大大牌匾,書寫了主人的尊貴地位。還有兩側鎮宅石獅,張著大嘴,嘴中含珠。猙獰的面目似乎是要活過來一樣。這樣的府邸。在長安城也甚是少見,哪怕他們幾兄弟出宮建府之後。恐怕也只有,長孫皇后的親子越王李泰有這樣的府邸,至於李寬他的小院子就更別說了。

李寬沒有走正門,直接走正門不是自投羅網麼。現在日正中天,正是一天中最好的光景。鄭氏的人恐怕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這個楚留香會在這個時候前來。這一點李寬甚是得意,哪裡有賊是在大白天的直接闖進別人家中搶走東西的。更何況自己僅有一人。這一點其實是李寬自己突發奇想,覺得經過上次清河崔氏的教訓,那麼滎陽鄭氏恐怕會改變應對方法,出其不意才是最有成功率的。

果不其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